第五十六章 只讲实际(1 / 1)
余沧海没说话,但看向余人彦的眼神已经不言而喻。 余人彦立刻垮起张脸,“不是吧爹!我可是您亲儿子,余家的独苗,您总不会忍心让我去吧?” 见余沧海点了点头,余人彦天都塌了。 “我可是您亲儿子,咱们余家的三代单传,您就舍得让我去闯光明顶那个龙潭虎穴? 您可要想清楚,我要是死了,咱们余家可就绝后了,您就不怕到时候对不起我爷爷,对不起余家的列祖列宗?” 余沧海满不在乎道:“怕什么,都和你说了没危险,就是去走个过场。 让你去,就是为了让你有个历练的机会,以后说出去,你也是带人围剿过魔教的人物了。 大胆点,把你在衡山惹事的胆气拿出来。 你只有打出自己的名声,日后接掌青城派的时候才会顺利。”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就这么定了,半年后由你带队,带上一百名青城弟子,再加上五百护派道兵,汇合灭绝老尼姑的人马,一起出发去西域。” 司马卫帮腔道:“贤侄,掌门师兄也是一片苦心,你可千万不要让你爹失望啊。” ……………… 金乌初升。 带着半年后要去光明顶的复杂心情,第二天一早,余人彦便一人一马离开了青城派的队伍,开始了抢夺主角们机缘的旅程。 要说襄阳附近最大的机缘,必然是荆州知府下属大牢的囚徒丁典。 对于能让狄云起死回生的神照经,余人彦可谓是垂涎三尺。 可碍于自身实力不足,强抢是不用想了。 青城派又和丁典没什么交情可攀,要是就这么直接去张嘴要神照经,估计分分钟被丁典打成半身不遂的废人。 生活不能自理的那种! 无奈,余人彦只能退而求其次,放弃了去找神照经的打算,转而在襄阳附近找起了密林山谷。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天的寻找,余人彦终于在一名樵夫的指引下,来到了目标山谷之外的树林。 虽然找到了,不过余人彦没敢轻举妄动,而是小心翼翼的潜伏在树林之中,靠着包袱里的干粮和水等了五日,终于等到了守墓的大胖雕出谷猎食。 趁着这个空挡,余人彦以最快的速度施展轻功身法,飞身掠空进入了大胖雕守护的山谷。 独孤求败葬身之地! 也叫,剑冢! 因为不知道大胖雕什么时候回来,未了避免被大胖雕堵在山谷里爆锤一顿,然后变成口粮。 余人彦的目标很明确,没有作死的四处探索。 那样太浪费时间,容易翻车。 余人彦的目标很明确。 独孤求败葬剑之地。 经过一番寻找,很快余人彦就找到了此行的目标,独孤求败生前所留的葬剑之地。 既然找到了地点,剩下的事就简单了。 抄起事先准备好的工具,余人彦扬起锄头,开始了刨坟的工作。 因为不知道每把剑的具体位置,余人彦只能把四个坟全部刨开,这大大增加了余人彦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 好在余人彦的运气不错,这期间大胖雕并没有回来,应该外面还在捕食蛇群。 随着余人彦抬手抹了下额头上的汗,正式宣告刨坟大业大功告成。 除了本该在第二个坟里的紫薇软剑因为杀业太重早就被独孤求败所弃,其他三把剑,都在余人彦的面前。 第一把是一柄青光闪闪的青锋利剑,凌厉刚猛,无坚不摧,更是独孤求败所用的第一把剑。 独孤求败弱冠前,便用此剑与河朔群雄争锋。 第二把就是原剧情中杨过所选的玄铁重剑,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是独孤求败四十岁前所用之剑。 杨过持此剑闯下赫赫威名,横行于江湖。 这把玄铁重剑外表黑黝,剑身深黑之中却隐隐透出红光,剑身有三尺多长,共重九九八十一斤,两边剑锋都是钝口,剑尖圆圆的,好像个半球。 第三把剑是一把已经有些腐朽了的木剑,独孤求败的最后一把剑,也是无数穿越客最喜欢的一把剑,因为他们都觉得这把木剑上有独孤求败生前所留的剑道之路。 虽然不知道这把剑有什么玄机,但余人彦是丝毫没有带走这把剑的想法。 因为作为一个俗人,余人彦完全没看出这把剑有什么好的。 余人彦是一个俗人,也是一个很务实的人,一向秉承着实用至上的原则。 那些高大上,又虚无缥缈的剑意剑道之类的,余人彦是一点也感受不到。 他只知道一件事,他只是单纯的需要一把趁手的兵器,至于剑道剑意这种逼格极高的东西,对现在的他,什么卵用都没有。 而且独孤求败之所以能用这把木剑横行江湖,也完全是强在独孤求败自身,并不是因为这把木剑。 以当时独孤求败的实力,就算是赤手空拳上去打,照样能横扫敌人。 可要是他带着这把剑走江湖,不但会被嘲笑,而且真要是动起手来,就凭这把朽了的木剑,只怕分分钟就要翻车。 没有独孤求败的命,却得了独孤求败的病,这种蠢事余人彦可不做。 淘汰掉木剑,余人彦就只剩下两个选择,不,准确的说,只剩下一个选择。 如果余人彦不想改变神雕的剧情,然后丧失先知能力的话,他就只能选青锋剑。 分析完利弊,未免夜长梦多,余人彦弯腰拿起青锋剑,转身就走。 至于这里的残局,自有大胖雕去收拾。 其实余人彦不是没想过把木剑一起带走,只是想了想,觉得没必要。 以他那点可怜的悟性,根本没可能从木剑上领悟到什么,所以带不带木剑完全没分别。 既然如此,余人彦索性把木剑留在这里,省的以后忍不住想要参悟木剑,枉费心神,徒增烦恼。 要是一不小心像侠客岛那帮人一样,参悟到不知寒暑的神经病地步,那事情可就大条了。 离开剑冢之后,余人彦甚至不敢在襄阳境内逗留,天知道大胖雕有没有寻找气味找过来的本事。 本着小心驶得万年船的原则,余人彦一路急行,专挑人多的地方走,以此混淆自己的气味。 到了城中之后,更是不惜重金买了两匹马,纵马北上,一路歇人不歇马,仅一天时间就离开了襄阳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