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圣上与首辅(下)(1 / 2)
可是这一段话,这位天子爷不只是说自己犯了错,而且还要认错,那就是真真不得了的事情了。
这让原本只是打算着询问立储一事的老首辅开始寻思这位不能犯错也不能认错的皇帝今天跟自己了得家常怎么处处是坑,这时在等着自己往里跳不成?
一瞬间恨不得把这些年自己做的所有事都考虑一遍的滕无疾腰身又弯了几分,惶恐道:“是圣人身为父母顾虑儿女,旁人自是体会不到,孩子更是体会不到,等着以后江殿下与夜二小姐为人父为人母,自会体会到圣上良苦用心。”
话说的中正,没有一丝瑕疵,文胜帝呵呵笑道:“只能说是那二妮子和江儿无缘,朕也就不管这闲事了。真要说起来,靠山王家里那独子夜鸿图早在先皇在位时便不肯受封王位,想来是真无意这世袭罔替的位置,按礼制,是不是就要册封下面那几个孩子了?”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老首辅是如何也想不到这就怎么又提到了爵位册封一事,小心翼翼的措辞道:“依着礼制,都是嫡长子继承受封,嫡长子若不受,也要等着嫡长子故去,方可对后世子孙册封。”
“不愧是先皇散骑常侍,博学多才。”也不知是不是由衷夸赞,文胜帝爽朗笑道,“朕自小学习礼制,这些个规矩可就没有滕首辅记得这么清楚。有你在身边,朕心怀甚慰。”
滕无疾诚惶诚恐又要拜倒,文胜帝摇手道:“哎哎哎,又来,朕刚才讲的,滕卿这是又忘了?”
忙道着“不敢”,滕无疾不自在的咽了口唾沫,开始抱怨着自己今日怎么就进了这甘露殿,伴君如伴虎一点都不假,尤其是这只老虎不打盹,时时清醒。
文胜帝再度亲自斟茶,让着其实是当初因得自己这个荣登大宝的帝王才能有机会平步青云被先皇封做首辅的重臣,开口道:“再有二十几天便是春闱,滕卿可都安排妥当?”
滕无疾梳理着这几日呈于他关于春闱相关事宜的一些奏折,道:“今年有学子比之往年要多不少,目前已有三百七十二人,出题官选的是国子监祭酒魏莘子魏大人、光禄大夫袁有龄袁大人、兖州仙源杏坛孟拾笔孟夫子、吏部侍郎汪植汪大人。主考官是礼部尚书…”
“行了行了。”听出这位老首辅有详实奏禀的意思,文胜帝赶忙打断,“明日呈上一份折子便是。”
滕无疾称是。
文胜帝又道:“滕卿家小儿滕骁,在户部员外郎一职多少年了?”
不明白又为何有此一问,滕无疾道:“四年整。”
这时里文胜帝忽然就做了个恍然的神色,与老首辅商量道:“这次巡考官要不要让滕骁试上一试?”
还自思量着这位天子爷想法的滕无疾闻言一愣,心口窝子里是“嗵嗵嗵”几声连他自己都能听见的蹦跳。
好似春闱,是许多寒门士子考取功名换前途的唯一途径,就好像是武将戍守边疆杀敌咱人头一般换取战功往上爬,只是现今这般太平盛世,武官没得多少机会,好比于文官,政通人和,一切都在按着前人铺好的路子循序渐进,要不然这位首辅大人怎就能在散骑常侍的位子上一呆十几年,没得一丝一毫能让人说道的地方?
而春闱,便是文官为数不多能积攒业绩的途径。
一年一次的春闱,为朝堂输送着为数不多的人才,出题官、主考官这都会由朝中大员担当,这群人可是混到这把年纪也不求再有什么上升的官职,也就是按部就班的做着“分内”事。
至于底下的十二名巡考官,则是由那些个五六品小官担当。
这便是升职的门道。
官场水深,讲究四个字,门生故吏。
就像是江湖里所谓的朋友多了路好走,官场之中亦如是。只有势力越大,根基才最稳,自然能让那些权贵显贵青眼相加。
每年春闱,那些个想要一跃龙门来自五湖四海的寒门,本就是家底子薄,眼下遇到这种和朝中大员直接接触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肯定想着法子的请见京官,称之为干谒。
诚然,一品二品的官员想到不要想,这些个封疆大吏眼眶子高的很,别说这些每年进京赶考的举子,怕是官秩低一些的也都不放眼里。
而这些个为了翻身且还没有门路的举子干谒的,大部分还就是那些巨宦未放在眼里四五品官员。
而四五品官员则是慢慢积攒着门生,发展着自身势力及实力,不也是同样的以图得到自己顶头上司的青睐。
这便像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一般,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自然,如此心知肚明的好事,那些五六品的官员哪一个不是挤破了脑袋的去抢,可又怎会那么简单?到最后还不仍是皇帝朱笔一批才行?
所谓的袍泽举荐一说,也不过是形式罢了。
显然文胜帝这句话潜在的意思,自然是对这老首辅的儿子提拔一番,这若是听不出来内里意思,那可就真是白活了。
滕无疾跪得瓷实,“谢圣上提拔之恩。”
这一次的跪拜可谓是心诚意满,毫不拖沓,自己儿子若是做了巡考官,不就是意味着自己背后的人脉就又要扩大一分,这次是巡考官,谁敢确定过几年会不会成为主考官?到时候可就是自己儿子平步青云扶摇直上,那可是少走了几年,不,几十年的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