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老人劝谕 调解坊里(2 / 2)
王阳明说道:“有人说无商不奸,本县不这样认为。奸商骗人只能一回。坐地商户,要的就是信誉,要的就是回头客。俗话说,邪道来的财,一定会歪道出去。”
韩德才哈着腰说道:“大老爷教训得是!小人店前挂着‘童叟无欺’的招牌,这是祖传几代的招牌,是小人家的祖训。从不敢违背!”
王阳明笑着点点头,转身对仝一山说道:“你们作为被推荐的人,要为街坊们、商户们裁断矛盾纠纷。俗话说打铁先得自身硬,你们为别人评判,一条街的人也在评判你们。自身不过硬,被人戳脊梁骨,自己说话也不会硬气。是不是?”
仝一山六十多岁,胡子有些白,瘦长脸,眼神纯朴。听王阳明说完,仝一山说道:“大老爷教训得是,小人看守的这一爿杂货店,已传了几代人。要是它毁在小人手里,小人将来有何脸面见地下的祖宗。也正是因为小人凭良心做人开店,才蒙街坊们抬举,被推举到这个位子上。”
王阳明点着头,说道:“朝廷派官有限,城厢街坊,乡下都里,最终还是要靠爷儿们自己管理自己,互相帮助,互相监督。殷坊长,亭子建起来了,公约也刻到碑上了,你们打算怎么利用它?”
殷德哈着腰说道:“大老爷,街坊上共有一百五十八户,按照您老的布置,每月初一、十五,各家各户主事人要集合到这里,听仝一山讲《太祖六谕》和《南街公约》,然后在旌善亭表彰良善人家,在申明亭批斗犯过作恶人家。对那些敢不孝敬老人的,敢欺蒙顾客的,敢给南街抹黑的,我们要给他抹个大黑脸,让他丢人。对于屡教不改的,我们要孤立他,让他在南街混不下去。”
王阳明笑着说:“表扬良善,可以大张旗鼓。对犯过的人,得给人家改过的机会,不能动不动就批斗人家。初犯,可以含蓄地批评;再犯,公布到申明亭下;一而再,再而三,那就不用客气。你们聚会的时候,本县也要来观摩。效果好的话,我们要让全县各都里,派人来观摩学习。”
殷德闻言有些紧张,说:“这个……这个……小人怕办不好,惹大老爷笑话。”
王阳明对礼房书吏白明礼说:“白相公,你给他们辅导几次。”
相公是对书吏的雅称。
王阳明再对仝一山、韩德才和殷德说道:“太祖爷颁布的《教民榜文》,你们都要好好看看。你们三位裁判街坊们的矛盾纠纷,主事是仝一山。最终裁定权在他,裁判证书上,以仝老先生的签押为准。”王阳明继续说道,“在裁判纠纷时,仝老先生地位高于坊长和乡头,甚至高于县衙六房书吏。在县衙大堂排班的话,老人的地位仅次于秀才。仝老先生,有权力,就要负责任,就要尽义务。每月两次,你要手持木铎,游走街道,宣传《太祖六谕》和《南街公约》。”仝一山作揖打拱说道:“树要皮,人要脸。蒙大老爷这么抬举,小人定然尽心尽责!”
王阳明笑眯眯地说道:“城里人见多识广,要给乡里老人们做个榜样。白相公,各乡情况怎么样?”
白明礼禀告道:“大老爷,庐陵县在洪武年间,一共建有九十八座旌善亭和申明亭,后来这些亭子都废了。大老爷要重建老人制度。全县九十一个都,在秋秧下地后,利用农闲时间,把旌善亭和申明亭都恢复了起来。老人们已经开始理判户婚田土纠纷了。”
王阳明说:“效果已经出来了。进入八月份以来,告状的已经很少了。”王阳明问陈江道:“陈粮长,各坊各都已经建了旌善亭和申明亭,老人们都走马上任了。你们八个乡的乡约所建得怎么样了?约正和约副都选好了吗?”
陈江笑着说:“让大老爷挂心了!先说坊郭乡,小人正好有座闲房子,三间正房,一个独院,打扫粉刷后,用作了乡约所。约正一位,约副两位,约史一位,礼生请了位秀才担任。其他七个乡,听说都找好了地方,人员都确定过了。”
王阳明说道:“形式是有了,关键是实际。乡约所最近的任务是,抓紧时间对全乡新上任老人进行培训。明天我们到乡下随机抽查个地方,验证一下实际效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