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办喜事(2 / 2)
两人关起了办公室的门,敲定了接下来的代加工订单,又对了对账,就不知不觉中到了十点半。
林野婉拒了聂金川请客吃饭的邀请,骑车赶回店里。
结果,刚到了照相馆附近,便看到了李慧慧跟一位穿着藏蓝色制服头戴大檐帽的男人在胡同里说着话。
他定睛一看,不是别人,正是未来的表妹夫汪国伟。
前世的他们关系处的不错,经常一块喝酒,还是比较熟悉的。
但年轻这会儿估计是太瘦的关系,面相可不如老了以后那么和善,瞧着有点凶不说,嘴唇上边还留有小胡子,莫名的有些显老和难看。
林野能够理解这种审美,毕竟这年头留着一撇小胡子跟烫头一样,也算是一种时尚,很多人都觉得很酷很好看。
甚至在拍摄人生最重要又价格不菲的结婚照中,有许多男人也留有胡子。
与此同时,两人也看到了他。
李慧慧下意识的向前两步走,绞着手指,叫了一声,“二哥。”
林野并没有下自行车,只是单脚支地停下了,他嗯了一声,装作根本不认识对方的模样,“这位是……”
汪国伟再清楚不过骑车的这位相貌英俊的男人在李慧慧心目中的地位了,连忙站的更加笔直,笑着自我介绍,“二哥,你好,我叫汪国伟,之前跟慧慧在一个青年点上过班,当兵转业回来后分到了公安局。”
林野用力的往下压着嘴角,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原来你就是汪国伟。”
汪国伟紧张的舔了舔唇,“二哥,之前都是我不好,辜负了慧慧,以后我肯定会加倍的补偿她,对她好的!”
李慧慧瞬间脸红的扯了扯他的袖子,“说啥呢。”
林野被他有点愣头青的保证弄的差一点儿破功,赶紧绷起了脸,一本正经的说道,“口号喊的再响也没什么用,不如多来点实际行动。好了,你们继续聊。”
他说完就蹬上了自行车,朝着服装店那边骑去。
李慧慧和汪国伟神色各异的注视着他离开的背影,谁都猜不到此刻的林野笑得有多么欢。
店铺里面,潘秀荣和冯佳慧正答对着三四位女顾客,林静倚靠在靠近门口的柜台外面也在帮忙看堆。
看到林野回来了,而且方向跟李慧慧他们离开时一致,好奇的小声问道,“二哥,伱看到慧姐和那个姓汪的了吗?”
林野也靠近了她一些回答,“看见了,而且还说了几句话。”
林静眨了眨眼,“是吗?从前光听说了,我还是头一回见他长什么样呢。”
“谁不是啊,我也是。”因为汪国伟回来以后就在林业局忙着跑工作的事,只有偶尔过来市里找人,所以林野也一直没有碰见过。
林静用手掩着嘴悄声说道,“听佳佳姐说,最近老姨和老姨夫他们都在这边帮忙看店,他被赶过一次以后就没再进来了……”
兄妹俩正凑在一块谈论着,就看到李慧慧独自一人回来了。
林野问了一句,“他人呢?”
“走了。”李慧慧顾忌有顾客,并没有多说什么就过去卖货了。
等买东西的人走后,不用林野开腔,潘秀荣就按耐不住的说起,“慧慧啊,一晃儿过去几个月了,那小子的工作也落实了,你是不是也该消气松口了?
不然拖来拖去人家那边单位同事或者七大姑八大姨的给介绍了对象,错过了可有你后悔的。”
李慧慧抿了抿唇,“大姨,现在就算我点头,也过不了我妈那关啊。”
潘秀荣轻叹一声,“可怜天下父母心,你妈也是担心最后没成,把你耽误了不是。”
林野在旁听着,也想起了老姨差一点想要乱点鸳鸯谱的事。
“成不成的不试试怎么知道呢?而且不但谈恋爱有分手的,结婚也有离婚的,人从生下来那一刻就是奔死去,想太多只能自寻烦恼,顺从本心活在当下岂不是更好。”
林野这番话一出,不止李慧慧,潘秀荣她们也似乎听进去了,若有所思起来……
在各种忙忙碌碌中,时间的脚步迈进了八月。
而距离8月8日结婚的正日子,也只有短短几天了。
两家远道来的亲戚朋友也陆续的到达。
程家那边自然有人接站,也用不上林野这个女婿。
倒是这天一大清早,林野跟着李天明去了火车站去接了李天娇一家。
自从赵艳红姐妹俩在这边上班以后,供吃供住还拿着不菲的工资,很是攒了一大笔好钱,也大大的改善了家里的条件,让赵家在村里成了数一数二的富户。
因此,他们都对林野分外的感激。
这次趁着过来参加婚礼的机会,又背又扛了很多特产和吃食,除了准备好的50块钱礼金,还给他们新婚的小两口买了两条上海凤凰牌的红毛毯。
林野其实对这些并不太在意,但能够有这份心,足以证明他们是懂得知恩图报的,也比较开心。
赵艳红她们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和妹妹,但许是家教好的关系都很懂事听话。
林野从前就跟他们打过交道,也多少了解每个人的性格,不然也不会那么放心的就把人招到这边来干活。
潘秀华跟小姑子一向处的不错,潘秀荣跟他们之前也常有来往,很是热情的招待远道而来的李天娇他们一家。
次日,程家那边的二儿子程依瑞也从高原那边风尘仆仆的赶了回来。
林野得到消息以后,特意过去家里见了一面。
程依瑞跟照片里文质彬彬的形象截然不同,皮肤黝黑,脸上有着高原红,一副历经沧桑的模样。
如果不是知道如假包换就是本人,走在大街上让林野去辨认的话,绝对认不出来。
但是,在听过了对方的一些经历以后,林野不由有些肃然起敬。
在这个年代,没有恢复高考之前,工农兵大学生还比较吃香。
然而,去哪里不好,偏偏自动请缨去了最苦最偏远的地方去参加建设……
80年代初,不论城市还是农村结婚都是很简单质朴,没有那么大操大办。
结婚随礼的话,同事朋友一般几毛钱一块钱,亲朋好友五块十块居多,关系处的更好的当然也有送更多的,上不封顶。
同时还有送东西的,像洗脸盆,痰盂,被面,窗帘,暖水壶,挂镜等等。
林区这边现在送礼的主流就是搪瓷物件,比如盆底是一对喜鹊登枝的搪瓷脸盆,印着牡丹花和大红喜字的搪瓷茶盘都特别的受欢迎。
林野和程依梦因为小学中学都是同学,所以参加他们婚礼的人里,就有一些重合的存在,随礼或送礼物还有双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