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1 / 2)
第139章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片土地”高加林准备写上下两部,直到年底,他才算是完成了上部的写作。
时间来到1982年,高加林经过了多遍修改,在2月份把稿子寄给了老王。
三月,老王给高加林回了信,信中主要说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平凡的世界销量特别好,是这两年来销量最好的作品之一,高加林应得的版税年底会给他结清。
第二件事就是亮剑在国内和业界颇受好评,热度甚至一定程度上比当时的平凡的世界还要火。
这其实很正常,平凡的世界毕竟是一本现实文学,需要静下心来看,可亮剑那可是老少皆宜的大众小说,只要看了就会被迷住。
第三件事就是第一届矛盾文学奖作品开始评选,高加林的“灵与肉”和“平凡的世界”都在评选名单里。
就算高加林再孤陋寡闻,他也听说过茅盾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号称我国文学界最有含金量的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是根据矛盾先生的遗愿和他捐献的25万元稿费而建立的,是我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项之一。
后世路遥先生就曾凭着“平凡的世界”一书获得了茅盾文学奖,现在这本书能进入茅盾文学奖的评选是理所应当。
不过,人和人毕竟不一样,当时写出这本平凡的世界的时候,路遥先生已经是国内资历很深厚的作家了。
可高家林不一样,他很年轻,写过的作品加上亮剑也才三本,虽然作品的质量和热度都很高,但是考虑到年龄和资历问题,高加林想要获得这个奖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看到老王的信,高加林内心挺激动,现在他靠着写作已经在这个年代过上了经济自由的生活,剩下的就是精神方面了。
茅盾文学奖重要吗?其实挺重要的,它是一种认可,不仅是对高加林,,还对“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
之后,高加林继续创作“这片土地”的下部,他也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能真正凭自己的实力写出一本获奖作品。
高加林刚开始写作,只是为了获得稿费,可现在写作已经不再是为了稿费,而是希望写出好的作品,能让读者有所收获,这可能就是作家在写作这条路上最高的精神安慰了。
时间来到1982年12月,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颁布了,“平凡的世界”名列其中。
知道这件事情后,不仅高加林高兴,许多“平凡的世界”的粉丝们也很高兴。
比如现任延河杂志的一个编辑,他就是“平凡的世界”的忠实读者,他觉得他能写出“人生”这本书,就受到了“平凡的世界”的影响。
作为“平凡的世界”的粉丝,他一直对这本书很关注,看着这本书火爆,看着这本书获奖,他有时候还对自己说“要是这本书是我写的就好了”。
……
获得矛盾文学奖后,高加林算是了一桩心事,从这以后,高加林进入了漫长的创作之中。
在此后的几十年,隔一两年高加林始终会有新的作品出来,他写作的类型多变,各种各样的题材都涉猎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