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第204章 江面逢(1 / 2)
水师战船驶出南昌码头,脱里不带着哈麻利的嘱咐出发。达鲁赤大人的意思很明确,他不但要击败红巾军,还要对袁州的南人斩草除根。
水路比陆路要便捷许多,可以携带搬运更多的物资,同时也可为士卒减免在烈日下奔波之苦。脱里不不指望袁州官府提供粮草补给,不得不携带足够的物资。如果战争延续到罗霄山里,也许会很长很长。
龙形战船有五六个人那么高,最大的那艘有一百多步长,大元的旗帜插在船头。两侧靠船舷的位置堆放了两排战鼓,被紧紧绑缚在船边上,有的地方安放了几门小铁炮。。
蒙古人、色目人和汉军士卒分别乘坐不同的战船。蒙古人乘坐的战船很宽松,船舱透气,夏风在南北方向的窗户中穿来穿去,让船舱里不至于太闷热。
装汉军的木船里就像下饺子,人挤着人,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汗臭味。兵丁在船舱里恶毒的咒骂,多数人唾骂的对象是罗霄山里的红巾军乱党。其实有些人更想骂前面船只上的蒙古人,但看看前后左右,百夫长巡视的身影过一会从头顶上的窟窿边穿过,他们就不敢在多说什么。
官兵们不是厌恶打仗,按照以往的经验,剿杀乱党时,他们甚至可以得到一点好处。但罗霄山除外,这里有人参加过四年前围剿罗霄山坐山虎的那场半途而废的战争,那里一眼望不见边际的山林就像无法摆脱的蛛网,呆的越久越让人越觉得难以呼吸。
有人甚至在心里满怀恶意的想:“如果是南昌发生民乱该多好。”这样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抢掠这座富庶的城市。
水师木船逆长江流水而上,长长的连绵好几里路。
长江两侧有许多小渔村,此刻都没有了动静。江面空空荡荡的,见不到一艘出来捕鱼的小船。
几年前,弥勒教在长江两侧的村落里传播很广。这里临近江水,常年流行各种疫病,再加上出门捕鱼常遇见风浪危险,渔民们感受到生命无常,多祭拜神佛,以求庇护。彭莹玉医术高超,常在这一代治病救人,教习渔民念弥勒佛佛号,让弥勒教在这里发展的风风火火。
空荡荡的小船顺着江水流下来,在官兵的大船边经过,上面什么也没有。
突然,“bangbangbang”岸边的芦苇丛里传来了清脆的梆子声。
“有埋伏!”脱里不大吃一惊。
水师整体的队形还是在往西行走,脱里不站在船舱上远眺。这段水路两岸边非常荒芜,一片片郁郁葱葱的石头山阻碍了视线。岸边长满了芦苇,灰色的芦穗起伏不定,像一个个在活动的人。
侍卫蹑手蹑脚从下舱中走上来,向站在脱里不身后的亲随打了个手势。得到准许后,他躬身朝眯着眼睛的脱里不道:“大人,前方有小船出现。”
密集的芦苇丛被人从里面劈开,成群结队的小渔船往外涌动,都是一般大小的渔船,坐上四五个人上面就没有了空地方。
数百条小渔船像灵巧的鱼儿向江面游动,不等他下命令,外围战船上的守兵自然开炮。
脱里不睁开眼睛:“驱走便是。”
侍卫答应:“是。”
小渔船没有帆,虽是顺流而下,但走的并不快。脱里不努力眯着眼睛,任他怎么努力,小船就在他眼里就是一个个小黑点。
战船停在江心不再前进,过了好半天,脱里不没看见水师官兵下水。他忍不住让传令兵再次挥舞旗帜催促,并命亲随下船舱看看本船的为何没有人下水。
命令传达出去没多久,脚下的战船突然剧烈的一晃,脱里不匆忙双手扶住船舷,密切注视战场的局势。
“传令,派两艘大船过去,用弓箭和火铳驱走那些小船。”他不用看了,凭感觉能判断出来者一定是红巾贼。
亲随一去不回,江面上白的鱼少了,入水的盗贼们都已经逼近到外围战船附近。小渔船也已经逼近了水师战船,两边船舷的火炮已经无法轰击到小船,船头上官兵只能用弓箭射向小渔船上的贼人。
亲随站在他身后,知道他眼神不是很好,道:“是有二十多艘,都是小船。”
一路太安静了,但这没什么特别,在快要发生战争的地方,一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