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家事(3)(1 / 2)
弘治十七年,我恰好十七岁,早已是一个高大少年。祖父说我十八岁才能算是长大成人,言外之意,我也该到娶妻生子的时候了。而我的两个姐姐早已出嫁,两位姐夫都是秀才,满口的之乎则也,我天生不爱学习,每每他们来我家时,我总躲得远远的,倒是两个外甥,可爱的很,总是满院子喊着舅舅,缠着我玩,可惜两个姐夫都中了举人,继而到外地做官去了。
孙女婿是大明的官员,祖父在乡里的地位再次提升,先前的县官已经升任知府,对我家更是青睐有加,特意让县里出人出力,把我家门口的黄土路拓宽,又要给我们家修葺房屋。祖父没有答应,说自己就是平民百姓,修路也是方便乡亲们行走,他不会反对,但给自己修房子,却万万使不得。知府大人得知后,派人把祖父请到他那里,直到第三天才送了回来。
回家之后,祖父一既往地平静,只字未提见面的事情。后来,我才知道,宫里有位公公,要见祖父。行文下到知府大人那里,知府大人更加不敢怠慢,修房修路,可谓大献殷勤。而那位公公虽然有事没有来,但知府大人还是把祖父接过去,热情招待。
忽一日,家中来了一位须发皆白的长者,由两个书童陪着,骑着马,来到我家。祖父见了,少有的激动,几乎是大喜过望,长者也是万分激动,两人相互拥抱,又互相端详,手挽着手进入堂中。接着,祖父便让父亲等人依次前来见礼,原是祖父的老朋友孙公,自号烟波客,在浙江海外小岛居住。因思念祖父,特意千里迢迢,来到我家。
两人都是花甲之年,见面难免唏嘘良久,父亲等人自是下去安排家宴,我则留在祖父身边伺候。从他们的话语中,我得知他们是好朋友,而且不仅仅是他们两个,好像还有四人。祖父一一询问,孙公则是一一作答,祖父不由得感叹,道:“造化弄人,我举家来此,已经二十年,无时无刻不想念大家,也想念家乡的山山水水。可惜我身体不佳,已经无法长途跋涉,不像孙兄,身躯硬朗,往来无忧。”
孙公大笑,道:“张兄平生喜静不喜闹,路途颠簸,行人杂碎,你若见了,定会心烦,不回也罢!”
祖父呵呵一笑,道:“知我者孙兄也!江南好,无限风光在其中,可惜我有生之年,怕是难回!”
孙公道:“人生如飘絮,飘到哪里,哪里就是家。嗨,现在的大明,岂不是哪里都一样!”
二人相视大笑,祖父道:“孙兄游历天下许久,各地风土人情都在心中,向来不问世事,今日如何慨叹起来?”
孙公长叹一声,道:“我虽自诩方外之人,但游历日久,也看出民生艰难。当今皇上虽然号称明君,但任用之人,未必是良臣,特别是那些公公们,更是明目仗胆,招摇天下。”
原是弘治皇帝晚年信任宦官,不时出京办事。而这些宦官往往假借皇帝名义,到地方作威作福,弄得地方乌烟瘴气,以至于民不聊生。
祖父听了,淡淡一笑,道:“朱家皇帝一向刻薄寡恩,对所有人都不放心,结果尾大不好收场,只能信任宦官了。从古至今,宦官专权,朝廷必然腐败。”
孙公哈哈大笑,手指祖父道:“张兄呀,你的心结还是没有解开呀!所谓朝廷大事,和我们已经没有关系了。不过,你接济马户的事情,我可是知道的,你做了天大的好事呀!”看见我,道:“你看,你的孙子都长这么大了!还愁将来不是栋梁之才吗?”
说着,冲我招招手,我赶紧过去,又客气地施了一礼,孙公拉住我的手,上下打量打量,转过头,对祖父道:“你我可谓后继有人,人生不过如此,何必事事都上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