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嬴政启程邯郸!决胜之战!(1 / 1)
第138章嬴政启程邯郸!决胜之战! 时间很快! 两天过去了。 邯郸城北面。 北疆三主营临城。 邯郸城南面。 蓝田三主营临城。 大秦近六十万大军包围了这赵国的都城,也是如今赵国最后的屏障。 面对大秦的兵威军势,整个邯郸城内都陷入了一种恐惧之中。 镇守在城楼上的赵军虽然防备森严,但几乎每一个人的心底都有着一种无言恐惧。 不得不说。 赵王迁下诏让廉颇撤军拱卫邯郸的举措,简直就是自掘坟墓,不仅让邯郸成了一座孤城,更是让镇守邯郸城内的赵军如同陷入了一个不可能逃生的龟壳之中。 城前。 蒙武站在了战车之上,冷冷看着数百丈之外的城楼。 而在蒙武身后的三架战车上,秦齐,蒙恬,王贲三个主将同样是站着,目光全部看着远方的城楼。 “廉颇何在?”蒙武大声喝道。 “蒙武。” “许久未见了。” 应声。 廉颇的声音自城楼上传了出来。 “廉颇老将军。” “如今战局,形势已然明了。” “无谓牺牲了。” 蒙武缓缓开口道。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 “我廉颇一心效力于大赵,自始而终。” “蒙武,你有本事就来进攻吧。” “有我廉颇在,你秦军休养破城。”廉颇冷冷道。 “廉颇,到了现在你也无需用出这拙劣的激将法了。” “这等战局,你邯郸已经成了一座孤城。” “纵然你赵国已早就调集储备了粮草,但本将可不信你这城中一百多万张嘴能吃多久。” “一载?半载?” “我大秦都耗得起。” “你廉颇善于防守,我大秦的锐士可不会白白损耗。” “今日之后,我大秦就围而不攻。” “而且老将军你也不要想着会有他国援军,他们都在坐山观虎斗,不会插手。”蒙武大声说着,意图直接表露,根本没有什么顾忌。 这,也是对这邯郸城内赵军军心的一种重创。 闻言! 廉颇的脸色变了。 城楼上的赵军脸色也是变了。 这本就让他们不自信的军心更加的不稳。 俗话说,打蛇打七寸。 而此番毫无疑问,蒙武就是打到了廉颇的七寸,打到了赵国的七寸。 他们并不害怕大秦进攻,廉颇在整个邯郸城已经进行了最为周密的防守,只要秦军来攻,无疑是会让秦军遭受重创。 而他们害怕的,廉颇害怕的,则是秦军围而不攻。 打损耗战! 那他赵国就危矣! 而此番蒙武的表态也是让廉颇的心沉入了谷地。 “老将军。” “希望你城中的粮草能够坚持久一点。” “我大秦不会用锐士们的性命去无谓牺牲,本将也奉劝老将军也是如此,无谓牺牲。”蒙武大笑一声,直接命战车亲卫调转了战车,归于本阵。 秦齐三将自然也不多留,跟着蒙武的战车离开。 “火箭准备好了吗?”蒙武看向了蒙恬。 “回上将军,都准备好了。” “第一批二十万支箭。”蒙恬立刻回道。 “本将已经上奏军需,大秦军械营会源源不断运送箭矢而来。” “每过半个时辰就向城中放箭。” “虽然我大秦不进攻,但也可围城放火箭,扰乱邯郸城。” “我大秦的箭比他赵箭射得更远近半,他们奈何不了我们。” “除我北疆大营外,蓝田大营也会在南面放箭。”蒙武冷笑道。 为将者,心不可存怜。 无数火箭射入邯郸城内必会焚灭无数,但这是战争,没有可以怜悯的。 自周分封以来,天下诸国的战争已经持续了快八百年了,也死了不知道多少人了,大秦要做的一统天下是不会在乎这一城的牺牲的。 “末将明白。”蒙恬立刻领命。 随后。 自第二主营内,五万步卒调集,没有携带兵刃,全部都手持大秦的劲弓。 立于城前四百丈之外。 分散而开。 城楼上的廉颇看到这一幕,眉头紧皱。 “传本将令。” “防箭。” “准备灭火。” “全力维持城中秩序。” 廉颇大声道。 下一刻! 咻咻咻。 咻咻咻。 自城前。 一声声弓铉震动,乱箭破空的声音响彻,无数火箭向着邯郸城内释放而去,乱箭落下,宛若天降火雨。 不仅仅是北疆大营所在,蓝田大营也是同时放箭。 自两面。 无数火箭向着城中倾覆。 乱箭下。 城中布防的赵军被乱箭击杀无数。 火箭点燃了城中的建筑,火势也是迅速的蔓延开来。 城中顿时呈现一片混乱。 而面对秦军放箭,城楼上的赵军也只能看着,他们的弓箭根本射不到秦军。 这,就是大秦弓箭的长处! 昔日赵骑冠绝于天下,天下无双。 天下诸国没有骑兵能够与之匹敌,而弓箭就是大秦的长处,大秦的弓箭射得最远,诸国的弓最大的承受就是三百丈之外,而大秦能够达到四百丈,近五百丈。 纵然诸国兵卒的力量足够,但弓承受不了,而大秦的弓足可。 目光回转。 秦齐站在了战车之上,冷漠的看着秦军放箭袭城。 “是不是心有不甘?不想看着赵亡?” 秦齐忽然开口,目光则是看向了身边的一个亲卫。 “不甘又能如何。” “或许,真的如你所言,秦统一天下是大势所趋吧。” “赵国拥有如此昏君君王,奸臣当道,如何强盛?”李牧叹了一口气,脸上扬起了一种挣扎。 或许。 李牧也想不到自己会有今日吧。 竟然站在了秦军阵中,看着秦军乱箭齐发针对他曾经的母国都城。 这对于李牧而言,毫无疑问是一种摧残。 但曾经的李牧已经死了。 他也不可能再做什么了。 “你为赵国能做的都已经做了。” “任何人也怪不了你。” “在你当日选择的那一刻,昔日的李牧就已经死了,如今只有我秦齐的家臣李牧。”秦齐缓缓开口道。 “我明白。”李牧点了点头。 看得出。 在当初秦齐给了李牧半载期限之后,李牧最终还是做出了选择,臣服于秦齐,武道大宗师之上的诱惑太大了,李牧也向往。 再而。 李牧或许也心中存有几分期盼吧,想看看他大赵最终能不能存,想看看未来的天下是如何的。 就这样死了,他心有不甘啊! “此战。” “你觉得我军何时能够破城?”秦齐问道。 “城中粮草应该足可坚持半载,但以秦军火箭滔天,如果每日放箭不断,在城中乱象加剧下,或许也就两三月时间城就将破。”李牧叹了一口气。 “一个月!” 秦齐竖起了一根指头。 “不可能。” “廉颇老将军最为擅长的就是防守,就算是昔日的白起也攻不破老将军布置的防守之势,如今他掌邯郸城防守,必布置好了一切,秦军以火箭奇袭,老将军应该也有所防备。”李牧当即说道。 “难道你觉得这邯郸城内没有大秦的暗士吗?” “实话实说吧。” “如今天下诸国之中的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秦王的掌控。” “赵朝堂的一切,赵都城的一切。” “如今邯郸已经成了一座孤城,并不是人人都想如廉颇一样,要英勇殉国的,贪生怕死之徒不在少数。”秦齐微微一笑。 “邯郸城内有秦国的内应!”李牧瞬间就明白了。 “看下去吧。” “此战。” “廉颇最大的对手可不是我秦军,而是城内。”秦齐微微一笑。 目光虽然在邯郸城上,但秦齐的思绪早就回到了桥村了。 “此战之后,我应该就可以回家一趟了。” “娘,柔儿。” 秦齐心底暗暗想着,充满了牵挂。 秦军围而不攻,以火箭袭城。 此刻的邯郸城内已经是一片乱象。 乱箭之下,根本没有兵卒与平民之分,在这个时代也没有什么战争条约。 自古以来,屠城比比皆是。 当然。 哪怕是秦齐曾经所处的世界有那种所谓的战争条约,但也没有几个是遵守的。 邯郸城很大,城内到处都是慌乱奔跑的兵卒,还有房屋被焚,被乱箭所杀的平民。 这还只是第一日的乱象,往后会更加的持续。 入夜。 丞相府。 “郭丞相。” “你可考虑好了?” 一个黑袍人来到了郭开的府中。 “秦王当真会许我一世富贵?”郭开神情挣扎的看着黑袍人。 “都到了如此地步了。” “大王有必要唬骗你吗?” “吾大秦君王金口玉言。” “只要你为我大秦效力,许你一世富贵轻而易举。” “大秦灭赵,你得富贵。”黑袍人缓缓说道。 “好。” “我郭开信你。” 郭开重重点了点头,然后从怀中拿出了一份布帛来。 “这是邯郸城各处的粮草所在,总计有粮仓九座,储备的粮草足够邯郸守军使用八个月,但如果将城中的百姓算上,这些粮草最多只有不到五个月之用。” “除此外,还有守备粮仓的换防口令。” “我都交给你。”郭开沉声说道。 黑袍人不客气,一挥手,郭开手中的布帛直接落在了他的手中。 “凭你此功,大王就不会亏待你。” “大秦,不会薄待有功之士。”黑袍人笑道。 “我只求一世富贵,其他别无所求了。”郭开说道。 是人就有所求,而郭开就是贪财,从始自终的贪财。 作为赵丞相,到了这一刻他如果不选择退路,那就是必死无疑了。 “放心吧。” 黑袍人点了点头,直接一闪身,离开了这殿内。 “大赵。” “终究还是要亡了。” “先王啊。” “人都有私心,我郭开做不到与国共存亡,倘若以后下了地府,郭开会向你赎罪的。” 郭开喃喃自语着,不知是惭愧,还是自我的安慰。 时间逐渐过去。 一天。 三天。 八天。 眨眼间半个月过去了。 秦军围而不攻。 每日放箭入城,邯郸城各处已经被烧成了焦土,城中的伤者也是无数。 对于廉颇而言。 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无他法。 “上将军。” “情况越来越不妙了。” “城中受伤的兵卒还有平民越来越多,而且被焚毁的房屋也越来越多。” “城中的药材和丹药没有多少了。” 乐乘一脸凝重的向着廉颇禀告。 “本将让你派军出城试探,如何了?”廉颇问道。 “回上将军。” “秦军将城外都防卫的非常严密,昨夜末将派遣了五千将军出城夜袭,无一人归来。” “如今,我们已经成了困兽了。”乐乘叹了一口气。 “或许。” “这一战只能听天由命,等诸国回心转意,派军来援了。”廉颇叹了一口气。 “上将军。” “与其窝囊的等着围困,还不如带兵杀出去与秦军拼了。”乐乘不甘的道。 “蒙武,王翦,秦齐。” “秦有三尊武道大宗师。” “北疆,蓝田六十万兵力。” “如何与他们拼?” “无非是加剧我大赵亡国。”廉颇苦笑着说道。 “可诸国如若不出兵来援,最终我大赵也终究会亡,还不如拖着秦国一起损耗国力,让秦国付出代价。”乐乘沉声道。 “此法。” “也是最后的方法了。” “如若真的到了这一步,本将会做出决定的。”廉颇沉声道。 邯郸城内。 来自大秦的利箭仍然在持续放射。 不到十天时间。 大秦两个大营至少向邯郸城内放了百万支利箭,纵观天下也唯有大秦才有如此国力。 城中自然是一片狼藉。 在城中的一处学堂之中。 许多少年正在学习。 “此番我大赵或许已至危难之时,或会亡国。” “但,秦虽可亡了我们的国,但绝对亡不了我们大赵的文,亡不了我大赵的字。” “记住。” “哪怕当真亡国了,也不可忘记自己赵人的身份,他日必复国。”一个赵国的老长者正提着比,在面前的沙盘上写着赵字。 下面数十个赵少年也在学习着。 而在天穹之上,可以听见咻咻咻的箭鸣声。 乱箭洞穿了屋顶,落入了学堂内。 噗呲。 噗呲。 这学堂内的许多学子被乱箭穿身,当场殒命。 而这种情况在邯郸城内比比皆是。 不仅仅是学堂,还有各处民房,各种赵国的治所,全部都是如此。 每时每刻都有城中的人丧命在秦箭之下。 城中各处都是抬着尸体的兵卒。 亡国之象已经笼罩了整个邯郸城内。 也是廉颇治军有方派军压制,对于乱民直接诛杀,否则邯郸城内的混乱早就无法压制了。 北疆大营! “今晚之后,各军采取防守阵势。” 蒙武对着秦齐三将说道。 “上将军的意思是今晚之后邯郸城内有变?”秦齐立刻领会到了深意。 “不错。”蒙武笑了笑:“大王传来了密诏,邯郸城内今晚有变,如今我大秦需防范廉颇拼死一战。” “这一场既然是困兽之战,那就要将他们死死困死。” 闻言。 秦齐心中暗道:“看样子是秦国的谍报组织出力了,传说中的黑冰台吗?” 此刻。 不仅仅是北疆大营蒙武交代。 在蓝田大营内,王翦也同样如此。 咸阳! 章台宫内,值于深夜,宫内却是灯火通明。 嬴政站在了地图前,目光深邃,带着一种严肃。 灭赵! 统御天下的关键一环,灭了赵国之后,放眼诸国再没有哪一国能够在国力上与大秦抗衡的了。 自从攻赵之后,嬴政的心就着重关切在上。 “臣,求见。” 这时。 内殿传来了一个声音。 顿弱快步来到了殿内,躬身对着嬴政一拜。 “你回来了,看样子一切都安排好了。” 嬴政转过身,看着顿弱。 “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 “今夜就是动手的时刻,赵囤积在邯郸的粮草都将付之一炬。” “廉颇将被动出战。” “赵将亡!”顿弱笑了一声,声音也带着一种激动的说道。 “赵国。” “赵偃。” “昔日的一切……” “还有阿房,你在赵国吗?” “你曾经说了,如果离开了我的身边,就会重回故地。” “我一定会找到你的。”嬴政心底喃喃着,对前往赵国有着很大的执念。 回过神来。 嬴政看向了顿弱:“看来孤也可以启程了,等到了邯郸,赵国应该也亡了。” “大王随时可以启程。” “臣贴身相随,保护大王。”顿弱恭敬说道。 “赵高。”嬴政开口道。 “奴婢在。” 殿外传来了赵高的声音。 “传令任嚣,点齐五千禁卫,明日一早启程邯郸。”嬴政缓缓道。 “奴婢立刻传诏。”赵高恭敬应道。 目光回转。 深夜。 邯郸城内,入夜了,大秦的箭雨也停下了,也让持续了遭受箭雨放射的邯郸城内的兵卒松了一口气,在白天时要担心箭雨落在头上夺病,到了晚上他们就可以真正放心下来休息,不用担心忽落箭雨。 但是。 在邯郸城内的九个粮仓所在。 已然产生了变局。 “奉将军令,特来接防。” 一个赵军侯带领麾下兵卒前来接防。 “换防口令。” 值守赵将立刻道。 “大赵万年,击溃虎狼。” 来到的赵军侯立刻道。 “请接防。” 值守赵将一听口令,立刻带着麾下兵卒撤出。 随后。 这一个新来军侯接管了粮仓防守。 随着之前那批赵军撤离。 “速速点火。” 那个接防的“赵将”立刻下令。 顿时。 就有十数个兵卒向着粮仓内冲去,引火烧粮。 不仅是此处。 邯郸城内的各大粮仓都是如此。 不多久。 “走水了。” “粮仓走水了。” “快救火。” “快啊……” 一阵阵嘈杂的嘶喊声在邯郸城各处响起。 在邯郸城九个粮仓,有七个已经被熊熊大火所笼罩,黑夜之中可以看到那冲天的火光。 上将军府。 “启禀上将军,不好了。” “城中粮仓遭遇敌袭,其中有七个粮仓被细作焚灭,如今已经不可能救出了,仅两座粮仓防守抵挡住了。” 乐乘慌张冲入了府内,向着廉颇禀告道。 闻言! 端坐在主位的廉颇脸色已经变得煞白,让原本苍老的他此刻更加老迈了。 “我不是交代了吗?粮草乃是重中之重,严加防守。” “为何还会有此疏漏?”廉颇语气都变得低沉了。 “上将军。” “并非值守将士有疏漏,而是换防之后,经由换防之后才发生了焚粮之事。” “那些接防的将领或有投降秦国的,又或有秦国的细作。” “而且他们接防的口令全部都准确,显然有叛徒啊。”乐乘一脸愤怒的道。 廉颇脸色更冷了:“那些人都处置了吗?” “已经处置了。” “但如今七个粮仓被焚,剩下两个粮仓虽然没有全部被焚,但也起了火势,剩下的粮草已经不足我军半月之用了。” “还请上将军速速定夺啊。”乐乘着急道。 “走。” “是时候进宫面王了。” 廉颇站起来,脸上已经浮起了一抹决然。 “诺。”乐乘恭敬领命。 赵王宫内! 此刻也是非常的乱。 哪怕大秦还未攻城,这王宫之外也有五万都城禁卫防守,可见王宫的戒备。 这时! 砰,砰,砰! 赵王宫的龙鼓响彻。 王宫内。 赵王迁脸色一变,急忙喊道:“何人在击龙鼓?” “回大王。” “廉颇上将军在击龙鼓。”一个寺人立刻跑来回道。 “廉颇老将军?”赵王迁脸色一变,立刻喊道:“快,为孤宽衣。” 龙鼓响。 君臣聚。 这在天下诸国都是一样的。 因为龙鼓一响必有大事发生。 不一会。 龙台宫内。 赵臣聚集。 廉颇一身战甲,腰间佩剑,站在了大殿内。 “老将军为何击鼓?”赵王迁上殿后,立刻看着廉颇问道。 “秦贼细作隐藏城中,有逆臣背叛了大赵,泄露了换防口令,袭杀焚烧了粮仓。” “粮食已经不足我军半月之用。”廉颇沉声道。 此话一落。 朝堂上大臣的脸色骤变。 “廉颇。” “都城一切布防,一切调度都是由你执掌,如今粮草被焚,你该当何罪?” 郭开立刻站出来,指着廉颇喝道。 虽然他心里心知肚明,但如今他已经背叛了赵国了,自然不会让廉颇好看。 这也是一种投名状。 但这一次。 廉颇没有理会郭开,而是凝视着赵王,单膝跪地:“大赵已至存亡之刻,唯有一战!” “大王可敢与秦同归于尽?” …… PS:二合一章节,六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