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爵爷懂我(1 / 1)
第62章爵爷懂我 半个月后,朱元璋的回信到了朱棣手上。 看过回复后,朱棣心里有些嘀咕。 “怪了,父皇不是个好说话的人,大哥那样的人都常常遭到父皇训斥!” “可对于廖天成这样一个小人物,却能这么关照!他说用毛骧,还真就给了!” 老实说,朱棣感觉自己的身边都有朱元璋安排的校检人员。 而原本用来盯着廖天成的毛骧,却要接受廖天成的安排去东察哈台做买卖去。 这岂不是说,朱老爹对廖天成的信任,比对他们这些皇子皇孙都放心? 离谱啊! 摇摇头后,有些无奈苦涩的朱棣找到了廖天成。 “父皇说了,准你调用毛骧,即刻起,你的任何安排,他都得照办。” 廖天成大喜。 “燕王不愧是陛下宠爱的皇子,您这一份奏报,这么快就得了陛下的同意!燕王,我若能做成此事,其中也有您的一份功劳!” 朱棣摆摆手:“这和本王无关,若非你在父皇心中颇有地位,凭咱区区一道奏章,能把毛骧给你用?” 略微吐槽了一下后,朱棣感觉再说多了,容易被廖天成这种聪明人猜到朱元璋的身份,于是又赶紧混迹在军中干活去了。 不多时,毛骧走了过来,一脸意外。 虽然现在校检组织还没有改组成锦衣卫,毛骧也还不是锦衣卫的第一任指挥使,但他确实是校检的头目,地位极高。 他自己都想不通,自己怎么会听命于一个刚刚入仕的人。 “毛将军,想必陛下的安排,燕王已经和你说过。” 毛骧有些不爽地点点头,并没有吭声。 这就像是一个厂的厂长,被总公司安排听命于一个刚入职的新员工,那心里老不舒服了。 廖天成见他这样,也挺尴尬的。 “毛将军,其实我并不想做官,我这个都指挥使的身份,原本也只是想弄点兵,来这里保命的,并不是想要耀武扬威。我不是那种人。” 廖天成说的诚恳,毛骧倒也应了一声。 对廖天成,他自然是调查过的,知道人家是真不想做官,作为校检头目的他,知道廖天成的各种保命之举有多明智,如今把话说开了,毛骧倒是对廖天成挺佩服的。 “指挥使大人有事尽管吩咐就是,都是给陛下办事,我会尽力的。” 毛骧表态后,廖天成便松了口气。 “是这样,我感觉毛将军机敏过人,应该是打探消息的好手!” 毛骧眉头一挑,眼里闪过一抹惊讶。 他自然没想到,廖天成居然给了他这样的评价。 他的身份,廖天成不可能知道,但廖天成却偏偏看出他善于打探消息! 一时间,毛骧竟然有了种遇到知音的感觉! 这位广丰伯,真了不得! 也因为这个,毛骧对廖天成的好感度飙升。 “我现在的首要安排就两个,一个是打听一下东察哈台有没有那些贪婪昏庸却身居高位,便于咱们拉拢的。另一个,就是打探一下,察哈台大汗秃忽鲁帖木儿的幼子,黑的火儿者的下落!如果能够结交到此人,甚至让他来和我见一见,那更好!” 毛骧听的愣神。 “黑的啥玩意?不好意思,元人的名字不好记,请指挥使大人再说一下。” “黑的火儿者!约莫三十多岁。” “等一下,我回去拿个纸笔。” 毛骧匆匆跑开,又迅速回来,拿笔记下了“黑的火儿者”。 见他这么认真,廖天成感觉一阵放心。 校检的人都心细,毛骧还这么认真,那就不愁完成廖天成的安排。 “你这次去,要带上咱们的盐和酒。元人好酒,若能见到好拉拢的高层,可以送他们一些,他们迷上白酒后,以后自然少不了主动找咱们交流。至于盐,可以给东察哈台掌权者尝尝,如果他们想大规模要,那就和他们说,需要牲畜来换。” 毛骧一一记下,不久亲自挑选了八百机灵胆大的士兵,乔装一番扮成商人,带着盐酒就上路了。 朱棣看着毛骧离开,便有种大戏拉开帷幕之感。 “廖天成,你觉得毛骧此行会有收获吗?” “若是别人没准不行,但毛骧应该没问题。甚至,也许他还能带回来一些惊喜。” 廖天成这么乐观,朱棣也罕见地笑了。 “廖天成,你能不能告诉本王,你到底是怎么知道东察哈台这么多消息的?应天府距离这边都极远,察哈台那边的事情,就是我父皇都知道的不多。甚至,就是没你多!” “啊?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是听商人说的。” “商人?” 朱棣果然不信。 “没错,就是商人!之前有来往西域和内地的商人,刚好被我碰到,闲聊之中,那人为了显示自己的见闻,故而和我说了这些。” “就算真有这样的商人,那他说的你就信了?” “当能相信!我那时候穷的都快饿死了,他有必要骗我?” 朱棣总感觉不对劲,但又感觉挑不出毛病,于是勉强选择了相信。 “如果你说的是对的……” “光是这些消息,就是大功一件!” “那黑的火儿者和哈马儿丁有了杀父之仇,那我大明确实能够利用这一点,控制东察哈台!” “黑的火儿者兵少式微,如果他愿意受我们帮助,我们就能利用他是察哈台正统的身份赶走哈马儿丁,趁机控制东察哈台。” “如果黑的火儿者不受控制,哈马儿丁也不愿受我们的帮助,那我们还能利用西面的帕木儿帝国威胁东察哈台,最终也能迫使东察哈台接受我们的帮助!” “只要他们同意咱大明精兵强将入境,再利用那些受我们腐蚀的高官,也能控制东察哈台!” 朱棣这几天也对廖天成的计谋反复思考过,已经完全理解了廖天成的套路。 按照这思路,大明怕是用不了多久,就能将察哈台收入囊中。 以后再用精盐控制民生,白酒影响高层,那东察哈台就能长久受到大明控制。 再往后说,随着东察哈台入朝觐见朱元璋,大明派出大臣到东察哈台主政,那最终可以以很小的代价,就能白嫖偌大的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