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兔死狗烹_337(1 / 1)
彼时,宋昭瞧着宸贵妃那一脸得意的模样,忽而就想明白了一件事: ——那就是宸贵妃的愚蠢,大抵是遗传了她父兄的。 宫里头最忌讳的就是后妃和前朝有瓜葛, 就算是后妃母家送入宫中的书信,那也都是要先过了内务府的手才能交给各宫嫔妃的。 如果这封夹带着虎符的书信过了内务府的手,那萧景珩就不会不知道这件事。 可若是没有经手内务府,那这虎符和书信又是怎么递进来的? 宸贵妃还敢堂而皇之的将它就这么拿了出来, 可见她若不是太过蠢钝,就是在宫里头没规矩惯了,早已经把森严的宫规全都抛诸脑后。 不过萧景珩也并没有深究这件事,反而表现得很是喜悦, 一璧说宁大将军居功至伟,如今天下昌平,理应再给他加官进爵才是, 一璧又让宫人将宸贵妃的桌椅挪到了他身旁,几乎是和她并排坐着。 宸贵妃喜不自胜,又见坐在左侧的皇后这会儿脸都绿了,更是于觥筹交错间敬了皇后一杯酒, “皇后娘娘,新岁之际,臣妾以水代酒敬您一杯。只是臣妾有着身孕不宜起身,娘娘不会怪罪臣妾吧?” 皇后强笑道:“妹妹有心,本宫怎会怪罪?” 她这个皇后,还得起身走到贵妃身边,去跟她推杯换盏, 实在是荒唐极了。 然而这一幕就发生在萧景珩眼皮子底下, 他却只顾着和亲王们把酒言欢,对此视而不见。 后日早朝之际,宁柏川携长子宁修齐向萧景珩递了折子,请辞解甲归田去。 如此一来,算是彻底打消了萧景珩对他们的猜忌与忌惮。 他一直都知道宁家父子手脚不干净,这些年也贪了不少银两, 但他们于国有功,且功大于过,这种事情萧景珩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愿与他们计较;。 他想着, 若是宁家自此肯安分下来,他倒也能给他们留条活路,让他们远离京都回到川陕,去富足优渥的过下半辈子。 于是当朝间,他虽没有同意宁家父子请辞的奏请,但也道: “爱卿为启朝立下汗马功劳,如今天下太平,朕知晓爱卿戎马半生,如今也想功成身退过一过逍遥日子。这样吧,你们的官职朕为你们保留着,对外你仍是启朝的定边大将军。但你们若想过自个儿清闲的日子,朕也许你们。” 宁柏川敞袖拱手,向萧景珩深深一揖,声若洪钟道: “臣多谢皇上!若来日国之有召,臣等必定为皇上效力,为启朝安定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辞!” 当日下朝之后,萧景珩召见了瑞王。 一直以来,他都在利用瑞王去制衡宁家,对于此番宁家突然交权卸职一事,他也想听听瑞王的见解。 “这事,你怎么看?” 瑞王道:“臣弟不敢妄议,只是臣弟心中有一疑问。自启朝大破烛阴,至今已经快要半年。烛阴大破,天下已然太平,宁家为何那时不将兵权交出来?却偏偏于宸贵妃临产之际,舍得将死死攥在手中不放的兵权交出来了?” 他看着萧景珩渐深的眸色,又沉声补了一句, “臣弟愚钝,不知皇兄以为,他们此举可另有深意?” 瑞王就差挑明了说,宁家这么做是为了让萧景珩放松警惕,先平安让贵妃将孩子诞育下来,再行后手。 萧景珩拧着眉头,食指不断摩挲着拇指上佩戴的墨玉扳指, 半晌,才听他肃声道: “你的顾虑朕不是没有。人心所向,有时候比强权在握还要可怕。宁柏川此番请辞,不知三军将领是如何看待此事。” 瑞王这便明白了, 萧景珩这是想要打探宁柏川在将士眼中的分量, 但若萧景珩亲自召见各部将军来,必然是从他们口中听不见实话的, 于是瑞王便说:“皇兄若想打探,此事也不难。三军中,也有不少从前是跟着臣弟厮杀过的亲兵。” 萧景珩道:“那你便着人打听打听,看看三军六部的将士,私下里对于宁柏川交还兵权于朝廷,是个什么看法。” 瑞王躬身抱拳,高声道: “臣弟定不辱皇命!” 后来的一段日子,瑞王一心办好此事,私下里着人旁敲侧击询问了许多兵将, 他将收集来的情报整理了一番,却发现结果与他所想大相径庭, 众军将对于宁柏川的评价出乎意料得好, 说他治军从严,但却善待兵卒,平日里没有丝毫架子,哪怕是面对小卒他也能与大家打成一片,挑不出任何错漏来。 对于宁柏川要卸任这件事,军将纷纷表示虽然有些惋惜,但也都觉得皇帝一定会有更好的安排,他们身为启朝的军将,定是以皇帝马首是瞻的。 瑞王深知,这样的话说给萧景珩,萧景珩一定会放过宁家。 可他又怎么甘心让宁家就这样全身而退? 于他而言, 他的母妃是被宸贵妃活活气死的, 他的胳膊也是被宁修齐生生打断, 杀母之仇不共戴天,他绝不会轻易放过宁家! 故而他在给萧景珩回话的时候,免不了要添油加醋, “臣弟私询三军将领,皆对宁大将军交口称赞。提及宁大将军对军中将士多有照拂,视若兄弟手足,和善可亲全无架子。 总归是没听见谁人说上一句宁大将军的不好,倒是全都对他歌功颂德,赞不绝口。至于宁大将军请辞一事,臣弟听见了些污秽之语,臣弟不敢说,恐污圣耳。” 彼时,萧景珩的脸色已然难看至极, 他薄怒地训斥了一句, “你只管说。” 瑞王这才半推半就,支支吾吾道: “军将中有人说宁大将军请辞一事,是皇兄瞧着今时天下太平了,便要得鱼忘筌,兔死......狗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