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识时务者(1 / 1)
…… 法事很热闹。 一圈大师围着敲木鱼念经。 就是超度。 他们走一圈,听阿娘在底下小声念叨:“八两……八两……八两” 棉棉仔细数了一下。 一场法事走十圈。 八十两银子。 九天。 八九七十二,七百二十两银子。 这花钱果真是如流水。 七百多两银子换算成阿爹的俸禄,阿爹要不吃不喝干三年多。 孝心可嘉。 京城大居不易。 这种仪式感的事情都比荆州那边贵很多。 那边办一场法事,一百两就很隆重了,就能有不少和尚念经了。 京城的和尚工资也高。 再加上一年的长明灯,各种琐碎。 差不多就是一千两银子。 这只是对亡故的人的纪念,对活着的人,实际用处是完全没有的,心灵的慰藉有一部分。 当然如果操办的人要用肉痛的心理去操办,那基本是没有什么慰藉了,慰藉都盖不住损失钱财的痛。 不过痛归痛,秦落霞面上还是做的很大气的。 很痛快,也没有讲价。 她担心一讲价就反悔了。 訾从横看着和尚们一圈一圈的念经,心中其实有点想笑。 阿爹不喜欢别人在他耳边叨叨叨叨。 不知道这么多和尚一起叨叨叨,阿爹会不会气的从地府里爬出来。 他也能体会到秦姑姑对钱的肉痛。 秦姑姑平日其实是个很节约的人。 府中很少见到浪费的场景。 秦姑姑努力的管理府中,好像很大一部分缘故就是为了杜绝浪费,倒不是真的手握全局,高屋建瓴。 他也是住了几日才发现的。 显然不是杛先生说的那样,杛先生说秦氏有大智慧,有时候大智慧只是生活小技巧产生的误解而已。 但是訾从横喜欢这样的秦姑姑。 没有什么大智慧什么天生贵人,就是活生生的,鲜活有趣,而且在秦姑姑身边,满满安全感。 做完第一日的法事,可以住宿,可以第二日再来。 因为距离也不远。 就选择了回去。 …… 做了一场法事净赚了八十两的大师被叫去问话。 太阿寺因为风景优美而出名。 其实大多数人只能看到一半的太阿寺的景观。 所以总是有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觉得名过其实。 实际上不是的。 太阿寺景色最美的位置被一个神秘贵人圈走了。 而且明明就是在寺庙里,他们却走不进去。 跟佛打墙一般,兜圈子。 但是里面的人偶尔会出来。 就像是此刻,净回被喊去问话。 “一个夫人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夫人面生,没有来过,法事是给男子做的,留有生辰和忌日。” 生辰和忌日的单子被递了进去。 慧云看着那生辰日,瞳孔微缩。 和太子的生辰是同一日,皇兄太子出生那日,他极其高兴,大宴三日,同时也给她赠送了一座观星楼。 那妇人看着不像是世家夫人,那孩子却跟她长的有些像,难道是太子的外室之子? 忌日也是太子死去的日子。 巧合太多。 慧云盘玩着手中的木头。 初看就是一块木头,轻飘飘的。 拿在手上搓了几下,居然有淡淡的香气,味道很淡,但是挺好闻。 慧云不问世事许久,她凭自己喜好生活,并不是外人以为的青灯古佛,了却余生,她的爱好很多,大到攀岩蹦极(作死师祖),小到串珠珠…… 如果是侄儿的孩子,那珠串被拿走也就拿走了,不然她还挺喜欢的。 定了九日的法事,那应该还会再见。 慧云挥了挥手,让净回出去。 如同不知道怎么进来的,也不知道怎么就到外头了。 净回站在大殿跟前,摸了摸光秃秃的脑袋,算了,去给长明灯加香油吧,贵人的事,是贵人的事,他的事,是他的事。 …… 回去的马车上。 棉棉想着去信给阿兄,让他帮忙把她的歌舞团送进京城,京城业务更广泛啊,京城这么大,死的人肯定更多,需要超度的客户也很多。 这个市场不能丢。 一边想着一边盘玩着新得的手串,颜色搭配真的很好,越看越好看。 这个婆婆看着脾气不太好,实际人还挺热情的。 感觉像摩羯座,有点闷骚。(作者摩羯座。) 訾从横看着她手中的珠串,尤其是那金珠上的盘龙栩栩如生的模样,那肯定极为难得。 匠人要在黄金上雕刻出来两条龙,还是这样小的珠子,可以说是巧夺天工了。 棉棉对这些细致活似乎没有概念。 但是这珠子绝对不平常。 他阿爹那里估计都很少有这样的。 “你从哪里拿来的?” “寺庙有个后院,里面有个老婆婆串珠珠,我夸她串的好,她就送我了。” “什么老婆婆?”訾从横忽然想到他爹之前有交代过什么,不要去太阿寺,那里邪门的很。 死后,爹的话就成耳旁风了,他忘了。 还把爹的法事都给安排到了太阿寺,好好好,想必爹会很激动。 他也想到了一个京中传闻,说慧云公主可能住在太阿寺,但是慧云公主脾气不好,招惹到慧云公主的,都没有好下场,非死即伤。 看着棉棉拿着手串,左一句老婆婆,右一句老婆婆。 訾从横只觉得,你祖宗恐怕在地下把头磕青了,才把你赶回来的。 别人是识时务为俊杰,而棉棉已经是豪杰了。 “那人长什么样?” “看不到脸,都用布蒙起来了,但是应该是个很好看的婆婆吧,气质很好,对吧,阿娘?”棉棉cue~了一下她娘 阿娘不知道想啥,在发呆。 秦落霞还在想刚刚转身的时候有人锁住她背影,好像有点杀气,明日后日,接下来还有八日都要去太阿寺做法事,要不要做点准备? “啊,那大娘?应该挺好看的。” 訾从横:…… 算了,不知道地府底下磕头的有没有他阿爹。 …… 马车往回走的时候,夕阳出来了。 沐浴着夕阳,就别有一种风景。 十分灿烂。 整座城都鲜活热闹。 路边有一酒楼。 孟青蛇被九皇子请客。 九皇子问他咋回事,孟青蛇对一起抓鸟的好友还是比较真诚的解释了,这是老亲家给划的,不一定真,你别买,你不是有答案了吗? 九皇子瞟了一眼孟青蛇,不知道他是真傻还是假傻。 他的答案是糊弄孟青蛇的。 可是孟青蛇的亲家不就是卢相跟前的新宠,黄门江侍郎吗。 据说卢相异常看中他,早晚提点。 第一日江侍郎下值,卢相为了等他,等了大半夜呢。 这黄门侍郎这么重要的职位,也是卢相亲自指定的。 这次说江侍郎组织的大家一起学法则法规细则,恐怕就是卢相的意思,只是挂在了新人头上。 这收钱,恐怕也是跟卢相有关。 卢相上个月还跟户部吵翻了。 这虽然能一个人花二百两就把重点答案买下来,然后大家传看。 但是都是圈内人,谁也不能这么不长眼,这么抠唆,你买了卢相不会记得你,但是你没买,卢相一定会记得。 卢相最最最小心眼小肚鸡肠了。 所以一顿宴会,九皇子带头,一群人纷纷找孟青蛇买答案。 并且让孟青蛇记录下来,众人只是给钱,连答案都不要孟青蛇准备,他们自己传看。 收钱收的孟青蛇目瞪口呆,不愧是文官啊,这作风就是优秀。 自己花钱,自己抄答案,还自己登记。 都不用别人催,上楼就自己动起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