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名将董袭(1 / 1)
第111章名将董袭 孙策麾下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江东才俊,人才济济。 他军中猛将如云,且皆才干不菲。太史慈首战不克,亦完全未影响到其他将校的高昂战意。 在太史慈之后,周泰、朱桓、凌操等将都先后率军渡江攻城。 尤其周泰所部,甲具精良,全军都穿戴重装玄甲,猛攻一日,士卒不畏矢石,硬是用凿子和长刀在土堡上砍开了一道两丈长的缺口,先锋已经杀入了土堡当中。悍勇的让会稽守军望之即心生胆怯。 当此危难之时,虞翻亲自奋励,率军支援而来,与周泰所部激烈争夺城墙。杀的天地无光,日月失色。横七竖八的尸骸堆满了土堡缺口,而鲜血更是从城墙上蔓延下来,汇聚成溪。 整个土堡的北墙都被打成了一片鬼蜮,大量的尸体散落,夯土都变得湿漉漉的,血液浸透了每一寸土地,颜色纯粹而重磅,既黑暗又鲜红。 激烈的战事持续了一天一夜。直到会稽豪强周昕率部增援而至,从侧翼发起了猛攻,被夹击的周泰所部才不得不含愤退出战场。 而孙策的大宝贝虞翻,几乎被周泰所部阵斩于战场之上。为了挡住这些雄壮甲士,他身先士卒,身披数创,又中三箭,完全靠着意志才坚持到了这些如钢墙铁壁一般的甲士缓缓退兵。 将士们虽然数战不克,但几位统兵的将校都已经达成了共识,欲攻破敌军这严密的防线,必须先攻下一座屯堡,最好是敌军边缘地带的屯堡,让敌军支援不及。 将士们奋战了十余日,孙策自然也没有闲着。拿下一处屯堡已经成为军中共识,孙策在军事之外也在想方设法,有所突破。 孙氏可是在江东非常有影响力的大族,孙策攻打会稽除了军事征伐,必然要用到孙氏在江东的影响力。 以声望而佐攻战,可以说是在汉末最有效的战略了。 一位出身江东的诸侯,就是能够获得更大的影响力,从而在乡党、宗亲相助下打赢其他诸侯。 而可以说,孙策刚在这里顿兵不久,他的宗亲、乡党就急忙赶来了。 孙氏开拓江东,若有不顺,一旦倾覆,最受牵连的就是孙氏的这些个宗亲和乡党们。 每天孙策都得在营中接见一批这些从富春县赶来相助的豪杰,直到几天后,孙策的叔父孙静干脆带着这些宗亲、部曲数百人全部来到了营中助战。 对这位叔父,孙策其实是很有好感的。 这可不是朱允炆的那位四叔,完全没有虎视眈眈的野心。 从孙坚初举事开始,孙静就纠合宗亲、乡党数百人,前去相助,富春县不少豪杰都依附于他。 孙坚死后,他更没有虎视眈眈的夺权,欺凌孙坚的孤儿寡母。而是率部返回了家乡,照顾坟墓宗族。 历史上孙策打算对他授以重任,他也推辞掉,求留镇守宗族。 直到孙策去世,孙权位置不稳,他才出仕相助,帮忙稳固江东。但局势稳固了之后,还是没什么野心,最后终老于家乡。 所以陈寿在《三国志》里对他也是评价极高,夫亲亲恩义,古今之常。宗子维城,诗人所称。况此诸孙,或赞兴初基,或镇据边陲,克堪厥任,不忝其荣者乎! 孙策跟刘备比的一个优势就是,他的势力就在自己家乡,所以能得到大量宗亲的帮助。 所以对孙静的前来助战,孙策还是极为重视的,待他进入军营之后,亲自请其上座,与其交谈军情。 而孙静也是不负孙策厚望,在了解了战场形势之后仅数日,便主动找到孙策汇禀,说道:“伯符,我已经找到了能够让大军顺利渡江之处。” 骤闻孙静之言,孙策其实是略有诧异的。 大军顿兵此地也已经有十几日了,这么多名将谋士,一直找不到突破之法,只能用正兵攻之。 自己这叔父,才到几天就找到了能够让大军都顺利渡江的方法? 就算他是本地豪杰,了解地利,也不应该有这么显著的效果吧? 论地利了解,大军屯于此地早就将附近几十里的地理形势摸得一清二楚了。什么地方适合渡河,什么地方有敌军重兵把守,将士们可谓了然于胸。 而孙静才过来几天,这些形势恐怕都没能了解清楚吧? 但孙策虽然怀疑,还是耐心的问道:“叔父打算在何处渡江?” 孙静说道:“王负阻城守,难可卒拔。于此地南去数十里,有一处查浦渡口,可从彼据其内,绕路其后,可出其不意,攻敌不备。” 浦是形意字,即河流汇入大江的入江口,也就是一条可以通舟楫的水道。能够方便大规模的运输军队。 所以不用多说,这里就是军事重地。 孙策说道:“我营中将士早就已察觉此处地利。此地距离固陵城数十里,若能顺利渡过此地,必然能使敌军猝不及防。” 甚至张纮还给孙策介绍了一下这里的典故,当年吴王伐越,次查浦。越立城以守查。也就是在查浦这里,有规模更大的堡垒。 所以这些军事重镇在顶级谋士眼中都是透明的,不存在被忽视的可能性。 孙策对孙静介绍道:“会稽并非无人,早已在此地部署了大量部队。据我部将士探查,此地士卒之剽悍,尤在其他各处之上。守备之森严,冠于各垒。” 事实上,会稽守军十分清楚这里的重要性,就防着孙策大军绕行,袭击会稽腹地呢。 孙静从容一笑,说道:“此地防备之森严,我自然知晓。若连这些都探查不到,我如何能来出谋划策,岂不是自取其辱?大军从查浦取道,登岸便是高迁屯,里面有驻军五百三十七人,粮草一千三百二十石,弓弩五十余张,箭两千余支。” 孙策瞬间眼神一亮,惊喜不已的问道:“叔父竟然对守军情况了解如此细致,想必是已经联系到了守将?” 任何坚固的堡垒,最容易的就是从内部突破。 会稽郡的这道防线的确是守得密不透风,孙策大军轻易都无法突破。 但不论它怎么坚固,都架不住有人忽然打开了防线啊。 不过孙静却摇了摇头,说道:“守将我并未成功收买。镇守此地的将领是周氏族人,与我等可谓世仇,不可能帮我等打开防线。会稽也是深知如此,方授以重任,令其镇守此地。” 闻言,孙策微微颔首,觉得也有道理。 都知道这里是军事重镇,地位极其重要。那会稽郡在安排守将的时候,必然要安排一个不可能被轻易收买的将领。 自古以来,在这些重要防线上,愿意投降的将领屈指可数。没有几个人愿意背负这种骂名。麋芳被委以重任,镇守江陵却主动投降,甚至被虞翻当面羞辱。 所以孙策好奇的问道:“既然不是联系到了守将,叔父如何对高迁屯情况如此清楚?” 孙静从容说道:“我孙氏在江东亦颇有影响。我等此前交御的豪杰之一,愿助伯符入主会稽,可取守将首级,迎大军于高迁亭!” 孙策立即问道:“哪位豪杰,竟有如此威望,可进入高迁屯,取守将首级,号令全军?” “其人姓董,名袭,字元代!乃会稽郡之豪杰,素有威望,往者游侠、少年皆附之。如今这些游侠少年被征于高迁屯中,只需董袭进入屯中,振臂一呼,必可斩杀守将,夺下高迁屯。如此重地可并非寻常坞堡,一旦失守,会稽守军甚至无法再坐守城池,不重新夺回,我大军长驱直入,其势必败!” 董袭! 孙策立即精神为之一振。 对这位江表十二虎臣之一的名将,孙策就非常熟悉了。孙策记得董袭历史上的确是迎大军于高迁亭,一见孙策便受重用。但孙策一直以为他是率部前来投奔,然后才被重视的。此前并未将他所在的高迁亭与孙静建议突破的高迁屯联系在一起。 没想到,董袭居然是孙氏的故交。 不过细想一下,这又非常合理了。 历史上小霸王遇刺身亡,孙权年幼初统事,吴夫人于是便召集张昭、董袭等人询问孙权能否成事,江东能否保住。 他董袭的地位只是一个小小的都尉,别说跟张昭、吕范相比了,就是跟程普甚至黄盖、陈武比那也差远了。这个时期,陈武都转督五校了。 结果吴夫人询问大臣,没有召集其他人,却特意叫了他和张昭。而偏偏是他大胆开口说:“江东地势,有山川之固,而讨逆(孙策)明府,恩德在民。讨虏(孙权)承基,大小用命,张昭秉众事,袭等为爪牙,此地利人和之时也,万无所忧。” 如果他是孙氏故旧,那就很合理了。 而且在这重身份之外,他本身也是一位身长八尺,武力过人的猛将。 八尺的猛将,已经快一米九了。他威慑高迁屯里那些一米六、一米七的小卒,就像吕布一样鹤立鸡群。 对董袭,孙静极富信心,斩钉截铁的说道:“董袭必能拿下高迁屯,迎大军入境。查浦要径,大军进入即可绕路敌后,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吾愿自帅众为军前队,破之必矣。” 孙策也壮气勃发,说道:“所谓顺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有如此豪杰相助,区区壁垒如何能当我精锐三军?此战我亲督五千大军继叔父之后,渡江决战!” 五千大军占据了这处军事重镇,后勤无忧之后,就攻守异势了! 吴郡大军可以轻松掐断固陵城后方的粮道,反向将守军包围在江畔。 这支部队若不及时决战,连撤退的机会都没有。 见孙策如此果断,孙静满意的颔首,说道:“如今之事,决断已定。其关键则在于掩人耳目,让敌军不知我军虚实,绝不能让敌军发现我等大军主力已经离营。” “此事易尔!”孙策轻松的一挥手,说道:“我从钱塘军屯士卒中调集五千屯卒过来,敌军便无法察觉我军营中虚实。” 孙策比历史上小霸王最大的优势就是他的势力更加富庶,可以调动的资源远超历史。 五千屯卒于三日后趁夜入营,江南岸的守军根本没有发现孙策大营有何变化。 而孙策已经亲率五千余精锐裹甲衔枚,连夜绕路西南数十里,抵达查浦。 等孙策中军抵达时,已经能见到南岸高迁屯燃烧起来的烽火。 蒋钦跟在孙策身边,立即振奋士气,说道:“将军,高迁屯已陷入混乱,我等只要一鼓作气,必能拿下这处军事重镇。高迁屯既下,则会稽守军大势已去!” 此时天色已经破晓,黎明的光线即将驱散江东土地上这片最后的黑暗。 迎着晨曦,一名高大的豪杰架船从南岸直抵孙策军前,遥遥大喊道:“孙将军,高迁屯已下!请将军移师至高迁亭以东。” 立即有几名玄甲骑士策马至岸边,将来人带到了孙策面前。 看到这名豪杰魁梧壮伟的身躯,孙策亦有所惊叹,问道:“你是何人?” 对方立即拱手,说道:“董袭拜见孙将军。” 孙策面露赞赏,果然不愧是江东猛将,这身躯胆气,皆远迈伦等。“高迁屯既然已经拿下,为何还在燃烧烈焰?” 董袭挺直胸膛,豪气的回道:“是我斩杀守将后,特意下令点燃的烽火。给江南守军以高迁屯仍在争夺中的假象。如此军事重镇,只要尚未失守,会稽守军绝不能无视,会疾派大军前来救援。” “故敢请孙将军移师其必经之路,击而破之!只待孙将军在敌猝不及防之下,击破守军主力,使江岸守军来不及撤退,尽降于此。则余暨以东,会稽将再无官兵可用。一郡十四县,皆可传檄而定。” “善!”孙策同样豪气干云,说道:“你既有如此雄计,我又如何不敢奋战一场,气吞会稽全境?” “诸将士,立即渡江,向东开拔!奋励一战,今日彻底定鼎江东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