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歃血为盟(1 / 2)
翠莲的事了结的当晚,刘秀才带着一个人来到了酒坊,李大侠一看,原来是刘文希。
这刘文希是自己两年前结识的一个好友。此人为人正直,喜欢扶贫帮困,是金汤镇小蒜村的一名教书先生。那还是自己刚从老家长东市同州县来到这长北的金汤镇时,遇上一场硬仗,和三个会些功夫的山匪打了两个多时辰,有些体力不支,仓皇间逃到了小蒜村。三个贼寇穷追不舍,自己却流血过多,晕死了过去。正好倒在了刘文希家门前的那颗大槐树下。树荫遮着,让他躲过了一难。可早上醒来,竟发现自己躺在人家炕上。
事后得知,是刘文希半夜请了村上的赤脚医生,给自己包扎的伤口。就这样,因伤势太重,还在刘家小住了几天。后来才知道,刘文希是个教书先生,为人正直,心里想的都是怎么解救穷苦百姓。在刘家这几天,两个言语投机,都很重情重义,便结下了兄弟情谊。虽然刘先生没有点破李大侠刀客的身份,但那随身的一把长刀,早已经说明了一切。
三人坐下后,李大侠随即关上酒坊大门,开了一坛上好的烧酒,弄了两三个凉菜,边喝边说了起来。原来,刘秀才和刘文希也是相识多年,彼此志同道合,只是刘秀才和李大侠一样,看起来都是生意人,似乎有些贪恋钱财的样子。只有刘文希知道,这位刘秀才内心深处,还是想干大事的人。记得当年刘秀才被那个贬斥而来的县令发现,想要提携入京时,不但刘秀才的父亲反对,刘秀才自己也不情愿。有乡亲传言,刘秀才曾说:腐朽之清廷,何有光明?
李大侠这时看两也喝得不少不少,便说了一句,我是江湖中人,好勇斗狠,但从来不欺压良善,不欺负穷人,只做些劫富济贫、抱打不平的小事。如两位看得起,我们三个就歃血为盟,结拜为异姓兄弟如何?
刘秀才看李大侠这一晚上,说话间也是有些文采,谈吐不俗,便拍着刘文希的肩膀说:我叫文希来,就是想和你义结金兰,为金汤镇的穷苦人做点事。
刘文希立即站了起来,端起酒又要碰杯,却被李大侠拦了下来。毕竟,江湖有江湖的规矩。只见李大侠从墙上的小洞中,拿出一个小香炉和一把香,放在桌上。先点了三根香,分别递给两人每人一根。又从柜台后抽出一把长刀,放在香炉前。请二人报了生辰八字,刘秀才1879年出生,最大;李大侠1880年出生,老二;刘文希1882年出生,最小。于是,三人跪在香炉前,由大侠领头,一句一句地说,我李续增,今天与大哥刘基,三弟刘文希,结拜为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随即,刘基也说,我刘基今天与二弟李续增,三弟刘文希,结拜为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刘文希也依规跟着说了。
李大侠依然双手持香,“扑通”,双膝跪地,二刘也立即跪下。听李大侠继续说,今天我向天发誓,兄弟一心,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一生不负;二人也照样齐声说了一遍。接着,三人便连着面向香炉,拜了三拜,都将香插在了炉内。而后,只见李大侠扶起二人,右手又拿起那把刀把半尺有余、刀柄有三尺开外,寒光闪闪,削铁如泥的长刀,左手握着坛口,给两人倒满了酒,放下坛子,突然左手从刀刃上一闪,便见中指滴血,而后将血分别滴在三人碗中;又让二刘也稍稍从刀上划了一下,都破了中指,分别滴血到三人碗中。
而后,放下长刀,双手虎口捏住碗口,将碗中烧酒,一饮而尽。干了,又昂首向天,大声说道,“如有违背,誓同此碗。”就使劲地将手里的瓷碗摔在了地上,“啪”的声,碗被摔得碎成了几片。二刘也和大侠一般,饮酒立誓,摔碎瓷碗。最后,三人左手以掌,右手抱拳,对着香炉,鞠了一躬。
礼毕,三人从此结成兄弟。
待二兄弟回家后,喝了很多酒的李大侠又去了趟翠莲家,见过翠莲父母,大致说了说袁老爷的意思。老人知道有钱人的话多半都靠不住,在李大侠走后,就商量着能不能让女儿嫁给大侠。如果那样,至少翠莲不会再让他们操心,至于他们老两口,都年事已高,就是有个三长两短,也无所谓了。只是他们也不知道人家大侠是否婚娶,更不知道人家能不能看上他们这小家小户的。
第二天一早,翠莲爸就去了趟酒坊,见了李大侠。见面后,唯唯诺诺地说了老伴的意思。在这件事上,李大侠也很直爽。他对翠莲爸说:翠莲这娃很好,他这小生意人,自然不会挑剔;两位老人的心意,是对自己看得起,自己也领了。只是他从此之后,怕是会成为远近权贵的眼中钉,迟早会出事,让翠莲跟着自己担惊受怕,自己于心不忍。也劝老人回去再问问翠莲的意思,两家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