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扩大规模(1 / 2)
当然,现在林昌恒太忙了,还没有精力去顾及县里这些企业的问题,他只是让李成平帮忙调查一下机械厂现在的情况,有些东西从官面上的资料是看不出来的,只有像李成平这样原来的职工才能调查到。
很快,今年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签订投资合同的企业就达到了一百多家,这个时候,又有新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经济开发区的地不够用了。
经济开发区最开始规划的面积是十平方公里,在当时看来,这个面积已经很大了,不过细细算一下,十平方公里也就一万五千亩地,除开道路、基础设施用地之外,能够提供给企业的地也就一万亩多一点,去年到经济开发区投资的企业只有十几家,加上几家搬迁过来的企业,看起来还有很大一片面积。
可是今年签订投资合同的企业达到了一百多家,其中光是黄氏集团的两家企业,占地面积就达到了一两千亩,试想一下,这一万多亩土地又哪里够用?
于是,林昌恒让规划部重新做了一份规划,向县政府申请二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以扩大经济开发区的规模。
县里很快就批准了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这个申请,而这二十平方公里的土地是向西扩张,也只能向西扩张,因为向南都是湖,向西都是丘陵地带,属于绿岭乡的地盘,虽然这里都是丘陵,不过海拔都不是很高,最多也就几十米,用大型建筑机械平整一下之后就是很好的工业用地,也不会占用良田。
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便又开始了征地工作,在绿岭乡政府的协助下,征地工作还是比较顺利的,毕竟这里基本都是丘陵地带,良田并不多,而县里给的征地补偿标准又比较合理,经济开发区还承诺动员来投资的企业优先招聘这些被征地的农民,有这种种措施,农民们大部分都很通情达理地签订了征地补偿协议,有少数狮子大开口的,也在他们细致的工作下,最终还是同意了签订协议。
经济开发区多了这二十平方公里的面积之后,能够提供给企业的用地就非常充足了,很多企业都希望多要一些地皮,因为经济开发区给企业的地价都是优惠价格,非常低,平均也就几千块钱一亩,多买一些地皮还是很划算的。
当然,地皮买得多,签订的投资协议内容就会苛刻一些,投资额也会高很多,其中有个条款就是,如果在规定的时间之内达不到规定的投资额,那么就将按正常的地价向江丰县政府补缴土地款,所以大家一般还是按照自己的实力来确定自己要多少地皮,像黄氏集团这种有实力的大企业,他们要的地皮就非常多,因为他们除了一期投资之外,还要考虑二期三期的扩张问题。
这一百多家企业的投资协议都签订下来之后,今年经济开发区的引进外来投资额已经达到了三亿多,也就是说,林昌恒在上任的见面会上许下的承诺,已经提前大半年就完成了,而另外一个承诺,有这么多企业打底,肯定也没什么问题了,因此,林昌恒在经济开发区的威望非常高,几乎是如日中天。
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职工肯定都喜欢林昌恒啊,因为今年经济开发区的招商引资成绩这么好,几乎全是林昌恒带来的,招商引资的成绩好,他们的奖金福利就高,在经济开发区的收入,差不多要等于在其它单位的两三倍,谁又能不高兴呢?
因此,虽然林昌恒还非常年轻,但是管委会的职工没有不尊重他的,见面都会恭恭敬敬地叫一声“林主任”。
管委会的职工也是个个都忙得不可开交,因为这么多企业要投资,其中涉及的工作量是难以估量的,每个企业都要办手续,要建设厂房,很多环节都是需要管委会的职工们来协调的,幸亏国土局、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等职能部门都派人到经济开发区来成立了分所,很多手续直接在这里就能办,要不然的话,光是这些手续的协调就能够让这些职工发疯。
县里四大国有银行也都定下了在经济开发区开办分理处,他们的办公场所已经开始建设了,本来他们也想租用管委会的办公楼的,不过管委会的办公楼现在自己都不够用,因为有几个职能部门的分所都到这里来办公了,所以这几个国有银行只能是租用了去年投资的几家企业的办公楼暂时使用,但是就算是这样,都已经给经济开发区的这些企业提供了不少便利了。
总之,经济开发区现在是欣欣向荣,一片勃勃生机,而到了四月底,到经济开发区来投资的企业才慢慢少了起来,这也让林昌恒松了一口气,毕竟他的工作主要是陪同投资商考察,跟投资商谈判,一些具体的业务并不需要他去跑,所以他慢慢清闲了一些。
林昌恒总算能够把精力投入到县里这些国企和集体所有制企业身上了,这个问题也是江丰县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李成平把他调查到的一些东西交给了林昌恒,包括江丰机械厂厂领导们的一些违法犯罪的证据,里面就有一些江丰机械厂财务上做假账的证据复印件,还有另外一些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