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纸条上的秘密(2 / 2)
但是转念一想,算了。
她这一辈子,什么也没得到,让她留下一点念想又怎么了?
不要打着探寻真相的幌子,将她的玻璃心摔得破碎。
蒋蒲宁知道这一段话话的前两句是来自唐代张籍的一首诗,名字大约叫《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全文大概是这样的: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
这是一首很有名的已嫁为人妇女子面对追求者的答复的诗词。
诗歌的大意是:
您知道我有丈夫,却送我一双明珠。我感激你缠绵的情意,把它们系在红罗小袄里。我家的高楼连着园林一座挨着一座,我丈夫拿着战戟守卫在明光殿里。我知道你的心意像日月一样光明磊落,但是我侍奉丈夫,发下誓愿,打算和他同生共死。还你明珠之际,我泪水滑落,为何我们没能相逢在我未曾出嫁之时!
后面的话,蒋蒲宁不知出处,好像在古代诗歌中没有见过。但是意思很明了:你那么美,不愁找不到一个好归宿。你的每一句话我都记在心里,但是我不能和你在一起。
这应该是蒋一成的随笔。
“爸爸还挺有诗人才情的。”蒋蒲宁看着纸条上的字迹,的确是蒋一成的手笔。
她将纸条还给闫西西,同时由衷地赞叹道。
在蒋蒲宁的印象中,父亲的确多才,但是,他的诗词作品,并不多见。
家中书房,好像是书法作品比较多一些。
可能,这也是与闫冬青老先生经常切磋的缘故。
“是啊,你的爸爸,可以说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他曾经说过,如果不当官了,一定要去野外租几亩地,中上一山荞麦,看着荞花盛开,再看着疾风吹过,自己就在风中吟诗作画,也很快活。我一直期盼着这一天,因为这一天,她可能会想起我,需要我,可惜,我没等到。”
哎,这个父亲,这个男人,真的是自己的父亲吗?
印象中的父亲,在工作上一直埋头苦干,兢兢业业,没想到,还有这么诗情画意的想法和向往。
这样的梦想,不知道,他是不是和母亲分享过?
本来还想探究一点什么,但是兴趣索然。
有些事情,稀里糊涂一点比较好。
那么较真做什么。
爱谁,恨谁,爱多少,恨几分,都是他们上一辈的恩恩怨怨了,不要继续了,到此为止吧。
“谢谢小妈跟我分享这些,我想,我有一点点理解你了。”蒋蒲宁抛开一切零碎的想法,只说了这个想法。
“真的吗,你真的能理解我?”
听到这话的闫西西,有着不一般的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