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成果(2 / 2)
王念慈伸出一根手指比了比。
“一吊钱吗?”杨汐试探地问道,随后点点头又说道:“若是这个价钱也还算合理,毕竟光是这纸张就造价不菲,还要派人去搜罗消息,想必成本一定不便宜。”
王念慈连忙摇摇头:“是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一直埋头看书的杨济嚷了起来:“一个月一两银子?这也太贵了……”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王念慈打断了,而接下来听到的话让他有种抓狂的冲动,因为王念慈说道:“是一期一两,一个月三两,而且这种期刊不对大众销售,要想阅读只能预定,最少三个月起订。”
杨济的脸色顿时有些不好看了,他平时贪玩好动坐不住,一本书很少有耐着性子读完的时候,可今天自打他接过这几本期刊,眼皮子就没挪过地方,他从来没见过这么有意思的东西,让他沉迷其中欲罢不能,刚刚甚至还打算跑一趟平湖,找思柳多要几期,可现在才知道这东西不是免费的,而且还价钱极贵,他每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月月不够花,这平白又多了三两银子的开销,错了,是九两银子,他去哪里找这一笔巨款啊?
感到震惊的不只是杨汐、杨济两兄弟,连四老爷杨珖都吸了口冷气,不过他仔细翻看了几篇文章之后,觉得这里面的内容确实新颖独特,吸人眼球,只是这价钱……想了又想,他决定带几期期刊到唐家去,他那几位大舅子、小舅子也都是饱学之士,学问渊博,见识不俗,不如听听他们如何评论,到时再做决定,于是他向王念慈问道:“这里一共有多少本?你自家府中可留了一些?”
王念慈回道:“思柳一共给我带了五期,每期一百本,送来那天,云姑(冯昊的妹妹)在我房中玩,她见了喜欢拿走了一套,谁知被其他房头的妹妹、妯娌看见了,又拿走了几套,这几日过年各家亲眷走动的多,我怕还有人会过来要就留了二十套,剩下一共六十五套全都带过来了,思柳的意思,就是想让我帮她把这些东西发到各府各宅去,尽可能多的让城里的大户人家知道,若是不够可以到她那绸缎铺子去拿,她在铺子里也放了一些,倘若有人想订阅,也是到那铺子里去登记交钱,日后按时按期派人送到各家府上。”
四老爷闻言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一会儿我们也带上几套到唐家去,看看可有人喜欢,也算帮了思柳的忙。”
当杨家一众老小在谈论着王思柳和她送来的‘钱塘杂记’时,王思柳正窝在王家大院的书房里,一边吃着烤红薯一边翻看着各地送来的消息。
自从那日李举人为她说项之后,事情就变得顺利起来,那六位先生虽然仍有不解和疑虑,但都答应留下来帮忙,并且还介绍了自己的同窗、同科和同年来为期刊题诗写词,作文作画,有了这一批饱读诗书的才子执笔,这期刊的质量明显就高出一筹。
编辑、约稿的事情解决了,其他的事情也就没那么棘手了,首先是那四十八个被雇佣的流浪儿,王思柳把他们分成六组派到了杭州、苏州、湖州、嘉兴、明州、绍兴这六个江南商业最为发达、人口最为稠密的地方,与他们一同去的还有一个管事和四个伙计,王思柳让他们负责消息的传递和与期刊有关的所有商业活动,而人选则是从庄子里原有的伙计和管事里直接选出来的,为首的正是给王思柳买了两匹宝马的孙守业,王思柳觉得他走南闯北见过世面,眼光毒辣,人又圆滑,和那些豪门大户的人家打起交道来,不卑不亢、有理有据,不至于被那些财大气粗的吓破了胆,也不会仗势欺人不把别人放在眼中。因此除了杭州和嘉兴外,王思柳将其余四个地方的总务全都交给了孙守业,由他来负责安排,统筹规划。
至于杭州和嘉兴这两个地方,王思柳是让老管家洪兴业从自家铺子里找的人,倒不是不放心庄子里的伙计不怀好意,而是人手实在是不够用了,只能临时从自家铺子里借调些伙计,而更重要的原因,则是这本期刊毕竟是个新鲜事物,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能到何种地步王思柳心里也没底,她想到杭州城里毕竟还有自家的几间铺子,都是经营了几十年的老店,有人脉有口碑,又有姐姐和杨家四房的庇护,至少推销起来顾客不会反感,也不会担心被骗,比较容易扎根立足,而且江南的世家大族都是互为姻亲,关系盘根错节,只要有一家感兴趣就能带动整个圈子的人趋之若鹜,而在杭州站稳了脚跟,其他地方自然不在话下。
门外寒风四起,吹开了半掩的房门,王思柳放下手中咬了一半的红薯,起身走到门前,抬头一望,见天空阴沉,零星地飘散着雪子,“一会儿会有一场大雪吧?下雪好,瑞雪兆丰年!”王思柳自言自语地说着,脸上挂着浅浅的笑容,心里带着无限的憧憬,“大雪之后,所有旧的痕迹都被掩盖掉了,万物新生,一切都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