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消息(1 / 2)
武安侯世子南宫凌刚过而立之年,生得仪表堂堂,从小跟随父亲苦练武艺,性格坚韧果决,后又拜在国子监祭酒范思贤门下,得其悉心栽培,满腹诗书,学识斐然,是功勋世家之中难得的文武全才。
武安侯大概是对这个长子寄予了厚望,并且对他的能力相当自信,自南宫凌十二岁起就让他独自留守京城,周旋应酬于各功勋权贵世家,为武安侯传递朝野消息,谋求家族利益。
南宫凌刚到京城时,年纪尚小,且武安侯府常年远离京城贵族社交圈,他初来乍到并未得到重视,而他为人也颇为低调,待人谦和有礼,遇事忍让不张扬,不相熟的人还以为武安侯家久不上沙场失了血性,后辈子侄要弃武学文了,言语之中不免流露几分轻视和嘲弄,直到八年前风云突变,南宫凌与都督冯嶂、太常卿董哲等人突然发动宫变,救出了一直被软禁的先皇,拥护其重掌朝政,众人才如梦方醒,惊觉南宫家眼光不俗、深谋远虑,南宫凌行事沉稳,胆识过人,至此,再没人敢小瞧武安侯府,南宫凌成为京城各家豪门贵族的座上宾。
柳旭赶过来的时候,南宫凌正悠闲地品着茶,一看见柳旭就笑着打趣道:“你这丫头,到了京城也不吭一声,管家跟我禀告的时候我都吓了一跳,还以为是他眼花看错了,没想到果然是你。”
柳旭恭敬地行了礼,挠着头皮不好意思地说道:“本来是要到府上给世子爷请安的,可是我这次是偷偷跑出来玩的,师父怕是正四处派人抓我回去呢,所以……”
南宫凌听完哈哈大笑,随后说道:“母亲既已认了你,大家就是自己人,你就别跟我见外了,以后我们还是兄妹相称吧。”
柳旭轻轻颔首,应了声:“大哥。”
南宫凌点点头,与柳旭分宾主落座,几句寒暄之后,便聊到了白天发生的事,柳旭问道:“大哥这么晚过来,可是出了什么事?”
“我正要问你呢,今天到底是怎么回事?皇上可是真的厚赏了你?”
柳旭点点头,捡了些能告诉他的,大致把事情原委讲了一遍。
南宫凌听完眼睛一亮:“这么说皇上对你很信任了?那可否由你出面让皇上把欠我们山庄的饷银全部补齐?”
柳旭神色一怔,抿了抿唇,为难地说道:“只怕要让大哥失望了,现在国库空虚,我就是去求皇上,只怕也没太大用处,不过你放心,这次得的赏赐我一分不留,全部收到山庄的名下,应该也能撑个几年。”
南宫凌叹了口气:“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看来是我过于乐观了。”
柳旭见状不免安慰道:“大哥也不必太着急,其实咱们心里都明白,清平山庄属军的编制朝廷早晚都得裁撤,饷银只怕以后会越来越少,要解决大家的生计还得我们自己想办法。”
“道理我自己也清楚,只是……有些事你不会明白的。”
柳旭笑了笑没说话,心里却是清楚南宫凌没说出口的那半句话里包含的意思:清平山庄传到他这里已经是第四代了,祖辈的荣光没能继续传扬下去,反倒将要在他手里没落,他如何肯接受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
静默一阵,南宫凌回过神来,从袖子里掏出一封信笺递给柳旭,说道:“这是父亲三天前让人送来的,你看一看吧。”
柳旭接过来,只粗粗一扫便皱起了眉头,按照信上所说,他们镖局接的第一单生意也就是为杨珞押送货物的那件事遇到了大麻烦,一路上接连遇到劫匪,镖师护卫伤亡惨重,南宫庄主觉得事有蹊跷,让南宫凌动用自己的人脉去探查是否有江湖门派暗中推波助澜,以此引发武林争斗?或是牵扯到朝中党派争斗,要拿南宫家杀鸡儆猴?不管是哪一种对清平山庄都不是好事,南宫庄主很是忧虑,担心祸从天降殃及无辜,因此让南宫凌无论如何尽快查明原因。
南宫凌见柳旭面色沉重,半晌不言语,猜测她心中必定也是疑虑万分,便说道:“信你也看了,父亲大人让我尽快查出原因,可我现在一头雾水,不知从何下手,你有什么想法不妨说出来,也让我有个参考。”
柳旭伸出一根手指在额头上来回摩挲,脑海里在组织语言,看怎样将自己心中的疑问概括得准确精炼一些,少顷,她说道:“这件事好多地方偷着蹊跷。首先,师父当时跟我讲是从徽州接货,坐船沿长江而上直达巴蜀,可是信中却讲车队沿着大运河一路北上再向西,这不是舍近求远,故意浪费时间吗?我猜测石公子是准备了一明一暗两队车马,他托我们护送的货物属于朝廷违禁之物,不能被人知晓,而他自己在江湖上又仇家众多,如果人跟货在一起极有可能被人一锅端,所以石公子应该是拿自己当诱饵,故意以身涉险,从而保证另一队货物的安全。”
“其次,劫镖的人有些反常。我们这次护送的侍卫镖师有三四百人,加上石公子自己的随从,少说也有五六百,试问哪个山大王有这个实力敢打劫这样一支队伍?而且还不止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