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奇妙旅行(一)(2 / 2)
在虎鲨的一侧,我竟然看到了石鱼,这种鱼又被叫做绣花针。是庐山着名特产“三石”之一。因为它生长在石涧和因瀑布造成的涧穴中,利用它特有的功能——吸盘,栖附在水中的岩石上,或涧崖的石缝间,故名“石鱼”。又因为他体形细小如针,又名“绣花针”。
通常石鱼吸附的高度恰好是水文观测的零刻度,所以这种鱼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曾经听邻校的一个教授说过。我很诧异这种生活在山涧中的鱼类竟然也会出现在这里。
老海灵驱使着他的气囊,怪异的事情持续发生,几只河豚映入我的眼帘。这些河豚鱼又名气泡鱼,是暖水性海洋底栖鱼类,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在我国各大海区都有生存,一些河豚还经常进入长江、黄河中下游一带水域,而其中一种名为暗纹东方豚的河豚更是进入江河之中或直接定居于淡水湖内。
我国的河豚一般于每年清明节前后从大海游至长江中下游。河豚鱼的品种很多,鲀科中最常见的有虫纹东方豚、紫色东方豚、黄鳍东方豚、红鳍东方豚、假睛东方豚和暗纹东方豚等8种,一般体长70--500毫米,其中红鳍东方豚已见最大体长为750毫米。
河豚鱼的味道极为鲜美,与鲥鱼、刀鱼并称为“长江三鲜”,我不知道老海灵把这种东西放在这里是不是为了一饱口福。
一条海蛇从我的脚底游过,这种海蛇是眼睛蛇的近亲,它们并属蛇目眼镜蛇科。与眼镜蛇亚科相似,都是具有前沟牙的毒蛇。尾侧扁如桨,躯干后部略侧扁。这种海蛇种类很多,有大约38种。西起波斯湾东至日本,南达澳大利亚的暖水性海洋都有分布,但大西洋中却没有海蛇。
老海灵说他圈养的是“斑海蛇“,有剧毒。体长1.5-2米。我仔细观摩着,它的背部程深灰色,腹部是黄色或橄榄色。全身具黑色环带55-80个。
海蛇在海中能驾驭波涛,能潜游水下,能捕捉鱼虾,能生儿育女。在距今7千万至2亿3千万年前的中生代晚期,两栖类动物中的一部分彻底告别水乡,完完全全在陆上定居了,从而进化为爬行动物。可是,还有一部分蛇却依然怀恋故乡,再一次返回哺育过它们古老前辈的摇篮,变成我今天所见到的海蛇。
老海灵说在蛇类演化的早期阶段,地球上曾出现过巨大的海蛇,它们比龙更加强大,更加嗜血,只是这些大海蛇只存在很短的时间就奇异的消失了。
一条看上去有些丑陋的红色小鱼在我的气囊外徘徊,我从来没有经过这种鱼类,老海灵说它叫蓑鲉,蓑鲉也被称为狮子鱼。
在海水鱼类中蓑鲉属鲉科,多产于温带靠海岸的岩礁或珊瑚礁内。体型延长,侧扁,具有棘棱和皮瓣。嘴长而狭,背部中央有明显的凸起。眼睛中等大,在身体的上侧位。眼睛的间隔出狭而凹入。它的上下颌和犁骨之间有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