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小年(2 / 2)
更可惜的是,苏家虽然也准备了黄羊,哪怕灶王爷真的享受了他的祭祀,苏瑾看着每日府里的进项,也再难体会暴富的感觉了。
比起初八的活跃,胖和尚佛印今日却没有多少兴趣,他没兴趣自然不是因为不喜欢今日的美食。
与提不起兴趣的佛印不同,凌霄老道今日换上了崭新的道袍,亲自主持苏家的祭灶。
这一比较,就知道佛印和尚为何不愿参与了,因为灶神是道教的自家人啊。
又或者说,在道教看来,整个天庭都是道教的自家人,至于什么犄角旮旯的西方极乐,那里都是弟弟。
不过这句话他也就在心里想想,自然是不敢当着佛印的面说,不然说不得胖和尚就要掏出戒刀,要带他去西天极乐理论一下了。
腊月二十三以后,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不过现在最流行的说法,则是“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麦芽糖还在锅里熬制,妞妞抱着一根长竹竿,上面绑着一只特别小的扫帚,正在寻找着房屋角落里的蛛网,至于为什么是小扫帚,因为大的她举不动啊。
见到真有没被打扫干净的蛛网,妞妞连忙“嗷呜”一声冲过去,挥动着长竹竿,手起刀落,将蛛网斩于马下!
要问哪里有马,手中竹马是也!
每次寻找到一点蛛网,妞妞都会开心的跑过来邀功,某个指使童工的无良好心大哥哥,只需要夸赞几句,就能让这骑着竹马“四处征战”的“大将军”开心好久。
小年扫尘,要彻底打扫室内,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
苏府最近将窗户都换成了琉璃的,几个丫鬟说说笑笑间,将窗户擦的透亮。
心灵手巧的灵雨,则带着画儿在剪窗花,虽说小丫鬟不会,但也学的飞快。
过了二十三,恐怕民间喜事就多了。
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
看着府里热闹的景象,苏三倚在庭院里一棵枇杷树下,笑的欣慰。
少爷走了这么多年,苏府总算又恢复了烟火气,老爷当年最喜欢的就是烟火气,今年怕是要如愿咯。
………
而在寒冷依旧的草原,突厥各部都收到了可汗之令,纷纷带上部落勇士,向汉庭奔去。
汉庭最豪华的一处大帐中,处罗可汗正同身边一个山羊胡男子说着什么,大帐中不时传来阵阵猖狂的大笑。
而在匈奴单于的大帐中,却不时的传来阵阵轻笑。
几个汉人模样的女子,带着几分不安和惶恐,端着酒肉走进大帐,只见那大帐主位上坐着一个络腮胡高大男子,目光在几个女子身上打量片刻,又不满的骂了一声,吓得几人跪地磕头求饶。
好在大帐中有不少人,呼征单于挥手令她们退下。
几个女子走出大帐,心有余悸的向后看了一眼,然后快步离开。
隐约间,还能听到里面传来的阵阵笑语。
“突厥不是号称控弦之士三十万,让他们去跟大魏拼,到时候单于只需坐观其变,谁赢了,我们就帮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