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不明觉厉(1 / 2)
它是“溜”的同音指代,用在形容人身上,专门用来表示“某个人所做的某件事、所说的某些话,在当时的情况下,相对于其他人,表现十分突出。”
多用在游戏里,表示一个人的技艺十分精湛。
有点像是表扬别人的时候,竖起大拇指的,表示“顶呱呱”的手势。
在这里,则是意味着,他们对于“周航”知识的认可。
可聊天群里,能人辈出。
“周航”说完没一会,就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
此人正是刚刚表态,想要一拳把“梁轩辕”轰上天的“王智韩”。
“王智韩”道:“不对,我不同意你的观点。”
“潘金莲这种案例,显然应该是无罪的。”
“行为人的行为,都不是危害行为,后面就没有必要,判断那么多了。”
“这个跟潘金莲给武大郎吃蜂蜜、吃冰糖一样,都会导致他的死亡,在双方都不知情的情况下,这只能算是意外事件。”
“王智韩”说完,“周航”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反问了一句:“同学,你知不知道,什么叫狭义的因果关系?”
“当然知道!”,“王智韩”当仁不让,发道:“可是你必须清楚,狭义的因果关系,是要求先前行为,最起码得有危害性的!”
“没有了危害性,你的这个说法就不能成立!”
“王智韩”说完,一个昵称叫做“杨义宇”的人,跟着发了几句,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如果抛开糖尿病这种特殊体质,正常情况下,白糖是不能致人死亡的。”
“虽然潘金莲有拿砒霜,毒死武大郎的故意,但实际上她拿的是白糖。”
“拿白糖给别人吃,是不会致死的,属于不能犯。”
“武大郎是死于糖尿病,这个特殊的体质,只能算是意外事件……”
又一个昵称为“徐子豪”的人,接着“杨义宇”的话,道:“我平时对医学有点兴趣,所以我来说说我的看法吧。”
“糖尿病人,往往不是死于高血糖,而是因服降糖药后,导致的低血糖。”
“高血糖,一般不会直接致死。”
“糖尿病是慢性病,最终因各种组织,主要是血管神经损伤而死亡。”
“比如导致视网膜血管病变,眼睛失明、心肾功能衰竭、酮症酸中毒等等这些……”
“徐子豪”说完,一个昵称是“叶中义”的,反问了一个问题:“我觉得这个案例,主观上来看,潘金莲具有杀人的故意。”
“从客观上看,她就只是拿了一点白糖,给武大郎吃。”
“而武大郎,因为自己的特殊体质而死,那么潘金莲拿白糖给武大郎吃的行为,算是实行行为吗?”
“这个案例,和我以前看到的一个,某人的女朋友,因怨恨他出轨,而买了一双溜冰鞋,在分手前送给他,希望他摔死。后该男子,果然在溜冰的过程中摔死。”
“这两者,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个人也是偏向无罪的,而且题干里也说明了,潘金莲对武大郎的糖尿病,并没有特别认知。”
一个昵称叫做“徐义”的人,也提出了自己不同观点:“但是潘金莲知道,自己手里的东西,是不能让武大郎吃的呀!”
“犯罪的故意,她还是具备的。”
“就像知道手里的是毒品,管它是海洛因,还是甲基苯丙胺,反正都是毒品,能致人死亡,都有非法持有毒品的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