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猫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周易哲学解读 >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五篇(十七)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五篇(十七)(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我是国青主帅  纵横鬼谷八荒的沙雕玩家们  重生之女神的逆袭  从一拳开始五五开  下山后,七个未婚夫非要娶我  史上最强帝主  重生之美女野兽  商杀之仁心  没有神性的神,只能靠卖萌维生了  我的火影之旅 

而对于张政烺先生就“四盘磨卜骨”的释文说法,李零就持否定说:“四盘磨卜骨有三组卦画,先生把“七八七六七六”下的字释为“曰隗”,现在看来应改释为“曰甶(思)女(?)”;先生把“七五七六六六”下的字释为“曰魁”,现在看来应改释为“曰甶(思)女”。因为释文改变,先生以之为《连山》首卦的猜测不免落空”。(读《张政烺论易丛稿》 李零)

虽然张政烺不否认自己对论《易》上的只是些假说,但张政烺在论《易》上所引用的材料及表述上所出现的错误,就可想他的论《易》结论正确与否。张政烺尤其是他把商周时期出现在不同器物上的属六十四个不相同的“六联体”符号里的某些符号,解释为“数字卦”,既是个凭空想象,又是个错误命名的说法。

也正如李零在 读《张政烺论易丛稿》中所言:

“我并不认为,老师的学说就不容商榷。…… 大陆学者讨论“数字卦”,积半个世纪之努力,虽然意见不尽统一,过程时有反复,但就总体而言,还是取得很大突出。 ……李宗琨抓住这种表达方式不放,以为张先生是以《周易》简单比附商周时期的数字卦,这是见其小而忽其大。其实张先生要论证的是,《周易》是从早期数字卦发展而来,而不是等于早期数字卦。两种数字卦,可能有某种继承关系,但又不完全一样。 关于第二条,我想说的是,只要不带偏见,只要有足够的理解力,在张先生的三篇文章中,你会发现,他始终认为,早期筮法是个很大的谜,因而并未为这个问题下最后结论,也不认为现在可以下这个结论,更没有认为大家不可以讨论”。

从李零读《张政烺论易丛稿》一文中所知台湾学者李宗馄(李零读《张政烺论易丛稿》一文中误为李宗琨,其后被纠正)先生批驳张政烺“研究全是主观臆说,大陆学者都是风行草偃”,笔者倒是认为李宗馄所言很是有见地的。因为张政烺的“数字卦”说,确实是个错误的命名和主观臆说,而且还有很多知名的学者跟着人云亦云,以讹传讹。

把商周时期出现在不同器物上的那套六十四个不相同的“六联体”符号说成是“数字卦”的始作者张政烺,我们不能不认为张政烺在《周易》学术上开了一个很坏的先例。???

譬如,张政烺的《试译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一文“补记”中关于青墩遗址出土鹿角上的刻纹而释读为“易卦刻文”的错误说法。而造成众多学者跟风以讹传讹的引证,错误认为“易卦符号”早在5000年前就出现了。???

<!--17K::-->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伐晋 三国:我在蜀汉朝九晚五 双穿门:被迫给女帝打工的那些年 卧底宁国府 大军阀:杀敌暴兵,建立无上帝国 大靖:一枪独尊 大秦:没想到吧先生,朕就是秦始皇! 大唐:我摊牌了,我是你岳父 大秦:开局把系统告知祖龙 大明荒唐皇帝有属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