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2 / 2)
刘月娥和二伯娘店铺太忙,不过该做的都做到了,什么鸡鱼肉蛋买的也不少回来给吴双双补身子。
这日,吕月香正在学着打算盘,对账本,一个年纪约莫冯婆子大的老妇人提着一包点心上门来,将点心放在柜台上,“你们家掌柜的呢。”
吕月香看了她一眼,觉得有些来者不善,道,“请问有什么事情嘛?”
“我和你个小姑娘说得着吗?你家老板娘呢。”那婆子冷哼一声,掐着腰,“快让她出来。”
刘月娥听到前堂店铺的声音,匆匆而来,“怎么了,这是?哟,这位婶子,怎么了?”
那婆子指着柜台上的点心,“你们家的点心缺斤少两的,都碎成渣了,你们开店的还讲不讲信誉啊。”
“怎么会呢。”刘月娥笑道,“我们家的点心都是众人皆知的,绝对不对缺斤短两的,更不能卖点心渣出去的。”
那婆子打开包裹,里面的酥饼碎成一块一块的,“你看看,这不是。”
吕月香道,“这一看就是被摔碎的,与我们无关,这包酥饼是为婶子买的吧,我记得当时给她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现在变成这样,来找我们来了。”
“那你们不还缺斤少两的吗,明明称了八两,只有五两,你们解释解释这是怎么回事。”那婆子插着腰,嗓音高亢,虽然穿着略微体面,但是与人行为不符,说话直冲,“你们这家黑店,卖给碎渣不说,还短斤少两的,我告诉你们,今天这事不给我个交待我是不会走的。”
“那您想怎么交待?”刘月娥微笑不变。
“赔钱,十两银子。”那婆子道。
“这包点心拢共才八十文都不到,你要十两银子?”吕月香道,“莫不是来讹诈的吧。”
“你个小姑娘,年纪不大,心思怎么这么恶毒。”那婆子骂道,“我像是那种讹人的吗,我家里有的就是钱,在乎这些。”
“你这人怎么说话的。”二伯娘从铺子里进来,“我看你倒像是故意来闹事的,大嫂,不如报官吧。”
“报官就报官怕你不成,我陈家在金关镇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那婆子冷哼,“我会讹你这点小钱,笑话。”
“既然你看不上,那还来闹什么。”二伯娘道。
那婆子一下子出了店铺,大声嚷嚷,“走过路过的,都来看看呀,这家店黑心啊,缺斤少两,还卖点心渣给我,现在还不肯赔钱,大家来看看,以后别买他家的东西啊。”
这一喊,倒是驻足了不少的路人。
刘月娥淡淡道,“吕月香,你去衙门把赵捕头请来,就说店门口有人闹事。”
“我可不怕。”那婆子啪啪拍着大腿,“咱们有理说理,我看到时候不让你铺子关门大吉,我告诉你,敢惹我吴桑叶的人还没出世呢。”
吕月香直接想要去找赵捕头,却被一个中年妇人拦住了,那妇人朝那婆子走过去,“婆婆,您就别闹了,那点心是被小勇吃的,他不小心把点心摔在地上,才碎成渣的,关人家什么事情。”
那婆子就像炸了毛的公鸡,瞪了中年妇人一眼,“就你多嘴。”
那婆子就跟演戏一样,直接冷哼一声,拨开人群走了。
中年妇人无奈的叹了口气,朝刘月娥道,“老板娘,不好意思,我婆婆失礼了。”
刘月娥摇摇头,“无事,解释清楚就好了。”
中年妇人道了歉,赔了礼,这件事也就过去了。
吕月香摸着下巴,总觉得这么耳熟呢。
“娘,二婶,你们有没有觉得熟悉啊。”
“什么?”
“陈家,吴桑叶,不会是...二叔公他们家吧,我记得二叔公家的孙子,就叫陈勇....”吕月香缓缓开口。
二伯娘道,“这要真是,那可真是巧了,不过我看她们家媳妇倒是挺好的。”
“谁知道呢,我们也没有见着过,只是听说过。”刘月娥道,“公公与二叔公家都没有来往,更别说我们了。”
“那倒是,看他们一家也不像是好相处的,这么多年都不与公公来往。”二伯娘摇摇头,“就怕我们这穷鬼家缠着他们富裕家呢。”
吕月香捂着嘴笑起来,“二婶,你说话真好笑。”
“是吗?小丫头。”二伯娘戳戳吕月香的头,“以后再碰上这种人就找二婶,这种人就会欺软怕硬的。”
“知道啦。”
这场小事故就这么过去了,不痛不痒的。
不过很快吴桑叶又来了,与上次不同,这次脸上带着意味不明的笑容,还有来的是上次的中年妇人,余香湄,比起吴桑叶来,整个人看起来比较温婉。
“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了,一家人都不认得一家人了。”吴桑叶笑得脸上的褶皱都出来了,“搞了半天原来是侄媳妇。”
“你是?”刘月娥虽然心里约莫清楚,嘴上还是问了那么一句。
“我是你二叔母啊,哎呦,多年没来往,你们大概都不认得了。”吴桑叶道,“这是你们嫂子。”
吴桑叶自报了家门,还打量了店里一番,“真是想不到,你们都来镇上做生意了,你们公公婆婆还好吧。”
“您要是有心,就回去看看,公公婆婆倒是想念你们呢。”二伯娘直白道,“前些年请你们去去过年,我这新媳妇本还想见见二叔公,二叔母呢,谁知道二叔公,二叔母一家都是大忙人,真是我运气不大好,今儿可有幸见到了。”
吴桑叶脸沉了沉,随即又笑开,“你这孩子,这张嘴啊,真会说话,哪像我们家这媳妇,就跟锯了嘴的葫芦一样,闷得很,一天也说不到几句话,你们公公婆婆没跟来啊。”
“他们想待在村里,说是村里住习惯了。”二伯娘道,“我们这屋子有的是,偏偏他们不来,请也请不来哟。”
“大哥大嫂可真不会过日子。”吴桑叶道,“这村里哪有镇上好,你们也不多劝劝。”
刘月娥道,“老人家习惯了在村里的生活,我们也经常去看他们。”
余香湄坐在一边,端端正正,嘴边挂着得体的微笑,一看就是受过大家闺秀教育的那种。
吴桑叶的嘴就像是开了闸的洪水,倾泻而出,巴拉巴拉说了许长时间,吕月香耳朵实在是受不了,去了木匠铺找何黎去了。
“我倒是宁愿她没来。”吕月香道,“还能过些清净日子呢,昨儿还闹得跟什么一样,就差没拆房子了,今儿就好的跟一家人似得,心理素质可真好。”
何黎倒了杯茶给吕月香,这种事他也只能听着,不知道该怎么劝慰。
吕月香倒也没指望这个同样跟锯了嘴的葫芦,怎么劝慰她,只要听着就行了。
吕月香在木匠铺做了一会儿,才回去,幸好吴桑叶走了,要不然耳朵还受不了。
“娘,她这一下午都在说什么呢,我看店铺里的点心都没怎么卖出去啊。”吕月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