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1 / 2)
“赵董,不若详述闯寨剿匪经历,亦可令我等一开耳目。”赵彬寻个住置坐下,八卦之心不由再起。
应众人之请,赵瑔只得择要讲了讲“剿匪历险记”,但听者无一满意,与趣味深浓的《西游记》相比,“赵董剿匪记”不但干巴巴毫无文采,更没有《西游》般埋坑、抖包袱诸般抑扬顿挫的故事性。
葛丕当即大表不满,“敷衍,赵董何以如此敷衍我等。想那山贼大寨地势险要,贼人亦凶顽不冥,怎也要双方大战杀的难分难解,然后赵董佯作落败,暗地里抽出雷电神铳毙贱寇二当家于马下,贱众士气大落,这才有厢军壮士以一当十,以催枯拉朽之势击破贼人大寨……。”
文人的浪漫世界理科生不懂。赵瑔哑口无言,葛丕葛世荣随口演义让他这个当事人,亲历者深感无力。更让他毁三观的是赵彬也对演义版“赵董剿匪记”赞不绝口。
“葛兄所言极是,赵董一贯为人低调不事张扬,惟因如此,我等需细细谋划……嘿嘿,名气就是这么来地,柴兄以为如何?
“赵家庄一役理应大书特书。”柴高荣一拍即合全情参与,“单出一册书也并非不可嘛,在下可找几家书社洽商一番。咳,其中路径在下亦略有心得,书名嘛,诸位且听好。”
“猛鹫山剿匪记。”
“哈哈,善,大善。”好、好,此名甚佳。”
葛丕找到了用武之地,拍着胸脯小眼放光,“事不宜迟,区区执笔,这便动手,柴兄你来润色,哼哼,区区定要教天下人知晓,铅山赵……唉,可惜赵董尚未取字亦无号,总而言之,赵董只需坐等美名天下传便可。”
“我日!”赵瑔瞠目结舌,“被宣传”了没人问他这个当事人的感受。“你们这是侵权懂不懂?你们这是要闹哪样?小心我的律师找你们。”
三贤臣没人搭理他,兀自热烈讨论细节。“山寨贼人数目过少,不足以突出赵董英姿,要改为百五十余众。”“私侵不义之财之事……嘶……,不妥,厢军壮士皆为勇武敢战之士,理应视钱财如粪土才是。”
“删!下狠手删!”对嘛,当略则略、当详则详乃写文入门常识,详略得当与否就得看写手功力高低喽。尤其这种宣传文,咳咳,人物描写刻画必得高大上,非得写缺点也只能写主人公不拘小节,袜子穿两天才换洗之类。”
“老兄大才。”惭愧惭愧,一切都是为了艺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