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八章 众志成城(2 / 2)
“首富捐款六十一亿。”
“最霸气的捐款。”
“六十一亿那是多少钱?”
“我靠,真想亲眼见一见六十一亿的样子!”
“太离谱了,在其他的集团最多不过几亿的情况下,首富捐了六十一亿!”
“还是要支持国产!首富的产品也都是国产的!!!”
“………”
因为很多,所以王宇也是笑了笑,不过令王宇意想不到的是,他虽然冲上了热搜,但还是不如鸿星尔克!
经常有员工会看到这么一幅场景——
四十四岁的老板吴荣照,平头,戴着眼镜,中午餐点的时候,一个人坐在食堂最后一排吃面。
一碗面。
鸿星尔克的菜单算是丰富,最贵的菜是10元,有牛腩、猪肚、排骨等,再下来是8元、6元的菜,素菜基本上是1块5,还有十一种面条,叉烧面15元,冬粉鸭、排骨面、乌鸡面也这个价,最便宜的西红柿酱面只要12元。
也就是说,吴荣照的中午饭一般花费不会超过15元。
员工如果豪气一点,两荤两素,四菜一汤,价格最多也就20或者30元,而且每餐还有5元的餐补。
对了,如果算上5元餐补,老板吴荣照的午餐花费其实不超过10元,嗯。
跟吃饭情况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他们公司对于空调使用的“苛刻”。
一到晚上八点,整栋大楼的空调就停止运转了,如果需要开空调,得要每个部门单独去申请,而且空调的电费得记在部门开销下。
所以一般部门为了省钱,都不会去申请,导致的画面就是——几乎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风扇,大的、小的,颜色各异,为自己的工位带来一丝凉爽。
还有,碰到周末加班,如果一个部门申请了空调,其他部门也经常会跑过来问。
“听说你们周末加班,申请了空调使用,我们几个正好也要加班,要不......我们把电脑带到你们部门办公行不行?”
蹭空调加班,说起来又好笑又心酸。
而且这两天,从鸿星尔克捐赠5000万物资开始,突然就刮起了一阵风,这个品牌再次走到大家的视野中心。
鸿星尔克捐赠5000万物资,网友一看,跟安踏一样,要知道尔克去年还亏了2亿多,给人感觉是“快倒闭了”,结果仍然出手阔绰,心疼它们。
这是最开始的传播点,心疼。
然后接着,有网友发现他们连微博会员都没买,赶紧所有人给账号充了120年的会员。
这是第二个传播点,也是心疼。
再接着,大家蜂拥到直播间,造成了尔克直播间甚至吊打卖货主播的情况,并且评论区造了好多梗,诸如——
网友:能不能不优惠,不要发优惠券,有没有满500+100的活动。
主播说不要冲动消费,真的有需要再买。
网友:我是蜈蚣。
老板:理性消费。
网友:叫你们老板少管闲事。
主播:我吃个润喉糖,我给大家看一下这款。
网友:你坐那儿吧,我们自己买。
这是第三个传播点,有趣。
自此,在微博热搜、网友互动、爱国热情还有老板梗的加持下,急得高管们连夜下发通知:周末全员加班,直播不听,老板都亲自前来参与直播。
结果是——抖音,四十八小时,鸿星尔克的三个直播间累计销售额超过一亿元。
内部的预估是,这个周末破两亿。
一些卖货直播间里卖他们的产品,上一个秒一个,根本不给网友思考的时间;线下门店挤成了蒸笼,大家跃跃欲试。
至于鸿星尔克为何没落?
这里主要从他们的品牌营销层面分析。
其他品牌崛起的速度实在太快,鸿星尔克还是守着老一套“休闲服+土潮”风格,在资源方面的严重匮乏,也导致品牌价值升不上去。
科技研发投入不够,产品的品牌形象没树立起来。
而且他们内部分为几个品类——
综训,网球,生活,女子,大球,IP合作,电商,跑步,户外。
综训和生活是生意最大的盘子,跑步是做尖货,网球的用料最好。
网上说的“希望吴老板赶紧换些设计师”,其实也是许多运动品牌在行业内的痛点——不是没有优秀的设计师,而是内部订货体系造成的。
一般服装品牌,会在全年开四次订货会,把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召集到一个地方,看货,订货,俗称“买手”。
如果经销商不订货,就意味着设计师的这票货胎死腹中,不能流到市面上,某种意义上来说,经销商的品味,是品牌卡脖子的一环。
王宇还准备看一看的时候,张杰开着车来到了王宇的家里面。
“姐夫,听说我要的设备到了,去看一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