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2 / 2)
这个问题足够犀利,围观的人各怀心思,但都想着终于还是走到这一步了,有人开始质疑莫夫人的判罚。京都府尹叹了口气,“莫夫人并非网开一面,陛下已亲自下旨将她流放,只是这旨意并未对外传达,只部分人知道罢了。若几位对今日判罚也想保密,本府自当如诸位的意,不知你们意下如何?”
“流放?”几个人愣了愣,“当真?”
“此事怎会有假?陛下亲自下旨,莫将军和苏将军均无异议,几位也该知道,你们所保之人的判罚肯定也是流放,为何一位弱女子都能跋涉万里,而他们不行?如若有老弱妇孺,本府自会奏明陛下为你们安排车马,但想要免刑罚,几位会不会想得太过如意?”
京都府尹话里话外意思明了,想提莫夫人人家已经接受惩罚,但你们几个老家伙想让兰妃家老太爷免受责罚,会不会太异想天开了?
“莫夫人又怎么能跟世家大儒相提并论,她于国于民有何奉献?不过因一己私欲想要复仇罢了。之前苏将军的夫人不还跟大理寺那位有了承诺,说什么一人做错事怎可株连无辜之人?她都可做出承诺,为何你们不肯体谅年迈之人已经半截身子入土,不能再劳累奔波?”老者举着手中的万民书,“他可是对后世有大功德之人!”
“正因为他有如此功德,因为他育人无数,许多人受他感化知恩识礼,懂家国天下的道理。懂维护法纪,敬畏守护疆土之人。所以他犯的错,按说该数倍惩罚。您教书育人,明知不可为的道理却任由后辈走上歪路不纠正,枉为人师。”刑部侍郎又一次开口,“若我为人师却犯了如此大错,怎还有颜面活在这世上?还能恬不知耻让万民为你请命,你配吗?”
这话说得有些重了,几个老者一下子脸色惨白,有些受不住他的话。大理寺卿轻咳一声阻止了他,又一脸笑眯眯地看着跪地的几位,“方才的话虽然说得重,但也不无道理,莫夫人被流放还是苏将军表示不过分追究她罪责的前提下,毕竟我大理寺大牢关着的那么多人,也多亏莫夫人的指正,陛下念她有功,才没让她付出更惨痛的代价。老爷子说不知情自家儿孙做的事,我权当你说的是真的,所以你的儿孙要付出什么代价,你可知晓?”
“自然也是流放。”兰妃家的老太爷虽然一直跪着,但眼神依然高傲,似乎不屑与他们对话,那些人为他求情他的表情都没有变化半分。
“通敌判国,你觉得流放就行?原本我们也商量看在你教化万民的功德上,让他们随着你流放。但如果你坚持自己不知情,是无辜的,不愿承担罪责,几位的请愿我们会呈予陛下,或许陛下会感念而从轻发落。但你的家人,恐怕就逃不掉此罪最严重的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