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军制改革(1 / 2)
自国师伐郕归来之后,诸儿着手总结战争的经验,将琢磨已久的计划投入实践。
齐师的编制很规整。齐师的基本作战单元是“乘”,每一乘战车配有甲士十人,不着铠甲的徒卒四十人。每五人为一伍,而那十名甲士便是所在伍的伍长。这五十名步兵编成两个二十五人的方阵,一左一右摆在战车的两侧。
受国君直接掌控的国师有三百乘战车,而其他城邑的军队则由相应封地的大夫率领作战,一般只有情况严峻到了一定程度才会调动。
国师出征时分为左、中、右三军。
每军有战车一百乘,分成四个师;
每师有战车二十五乘,分成五个旅;
每旅有战车五乘。
作战时,由战车率先出击。
如果面对战车更少的敌人或是戎狄的徒卒部队,多出来的战车就有机会向右机动,让车左对着敌方战阵边缘的士卒挨个点名。此时,后方的徒卒便可以借助战车制造的机会,将战阵右侧当面混乱之敌击溃,从而导致整个敌方方阵的崩溃。
如果面对拥有战车的诸夏军队,战车要和对方的战车进行对抗,那么就由车左在行进过程中瞄准敌车的车左射击,顺利的情况下,失去了车左的战车就没有了和拥有车左的战车对抗的资本,只能转身撤退;
如果没能射杀敌方的车左,那么战车靠左行驶,互相错毂时车左进入射击死角,双方的车右则有一次机会用手持的长矛或戟攻击对方战车上的乘员,目标仍然是车左。错毂而过后,战车向左回旋,车左重新获得射击的角度,双方车左继续比拼射术,战车回旋到初始位置,开始下一个回合的角逐,直到分出胜负为止。
跟在战车后方的徒卒会设法妨碍战车的回旋,一旦战车回旋受阻,己方的战车就有机会机动到对方车左的射击死角,让己方的车左将敌方战车的乘员一一射杀。
诸儿后来才知道,在范之役中,公子彭生取得的射杀七名甲士的战绩之中,除了最开始的一人之外,另外六人皆是由于战车被齐军徒卒抵挡,不能前进,在转弯的途中,被彭生在郕军车左射击的死角上射杀。当时,彭生所在的右翼齐师进行逆时针回旋对郕军的左翼包抄过去,率先将后方的徒卒行列击溃,暴露出正在转向的郕军战车,彭生抓住时机,射杀了两乘的敌车甲士。
齐师中央方阵的徒卒立了大功,整场战役取胜的关键便是他们英勇地抵挡住郕军战车的冲击,将郕军赶了回去。反倒是两翼的齐师徒卒无意义地跟着战车狂奔,随即以混乱的队形攻入了也正陷入混乱的郕军徒卒阵列,以乱击乱,承受了不必要的损失。
复盘之后,诸儿研究出的最优解是,让两翼齐师的战车脱离步兵方阵单独进行迂回和射击,原本隶属于两翼的步兵方阵不要跟在战车后方去跑那段冤枉路,而是加强到中央方阵,以免中央方阵被郕军突破。
既然如此,不如将齐军的编制加以调整,让实际在作战中互相协作的士卒编制到一起,平时一同参加田猎演练。
诸儿以此方案向君父提出了建议,并获准将国师的右军进行改组,如果成效良好,便可以推广到全军。
改组之后,右军的编制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