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据险(乙)(2 / 2)
陡然,一声关中腔调嘶吼:“乡党们,砍死来敌!”原来是里正领着三十乡民,从山顶上滚下一块巨石,他们跟在巨石后面大举杀入。官兵大乱,一个接一个落下深涧,被巨石碾死的尚在少数,被乡民砍死的更是稀少。里正得手,也不继续缠斗,而是一声响哨,率队没入山林。
王升又气又怒,领着残余兵士全力追赶。里正年事已高,行动略慢了些,眼见就要被追上。王升长刀挺起,冲着里正的后颈砍下。眼看就要得手,脚下升起一道藤条,他和他身边的兵士纷纷被绊倒。王升未及起身,涧石依然是居高临下杀到眼前,一番大杀大砍,山林血流成河。王升豁出性命,逃了出来,回到山脊上整顿剩余兵马,带出来两百人,如今只剩六十几人。
赵勃在前面,尚不知王升遇到埋伏。他头破血流,唯有生擒敌酋才能挽回颜面,于是咬定牙关,督促兵士大举前进。在山顶盘旋也不知多久,前面遇见一道绝壁,山路至此断绝,两边是遮天蔽日的林木和衰草。
百余兵士拥堵在这断头路上,不知是进是退。赵勃正在咬牙切齿,忽然一道响箭从天而降,落在他的脚下。箭上有火,引燃干草。赵勃将火踩灭,心头一懔,仰头看时,只见漫天飞矢从四面八方射来,山顶上如同遭了蝗灾一般。更为可怖的是,箭上都燃着火苗!
山风劲急,吹动野火,山林顿时变为火海。官兵被大火吞没,哭喊之声震动山岳。赵勃顾不得这些袍泽弟兄,抢了一匹马从火场蹿出,马蹄踩死不少自家兵士。那些后排的兵士,大为惊慌,连忙掉头,跟在后面从原路逃回。
赵勃带着一队残兵,凄凄惶惶奔到一道山岭前,万没想到,已有无数乡民在那里埋伏。乡民截断官兵,如同猛虎扑向鬣狗,杀他个落花流水。
赵勃自恃勇武过人,想拨转马头抵挡乡民军队,却毕竟害怕他们再出诡计将自己擒获。正踯躅间,地上拉起一根藤条,将他坐骑绊倒。赵勃跌在地上,一队乡民过来擒他,他连忙拔刀将其逼退。山上有人喊道:“以智杀敌,休要蛮斗!”正是涧石的声音。乡民弃下赵勃,钻进树林去了。赵勃唯恐涧石杀下来,带着手下残兵抱头鼠窜。
一路跌跌撞撞退到半山腰,与王升会合。二人兵合一处,活着逃出来的不满百人。二人损兵折将,不知该如何禀告李纳,山上陡然呐喊声响起,涧石领着三百乡民站在山上,如同天兵下凡。
二人下令放箭,然而官兵多半丢了弓箭、失了箭筒。正在黄忙不迭,乡民则居高临下掷下石块,砸得官兵七零八落。赵勃、王升一见敌兵众多,只得引着数十残兵逃下山去。涧石一马当先,领着数十人一阵冲杀,又斩却三十敌兵。
李纳只以为赵勃、王升上山能大获成功,自己在山脚摆开阵势、封住出口,要将败退下山的乡民赶尽杀绝,不料赵勃、王升几乎全军覆没,如同丧家之狗逃下山来。他大为愤恨,咬牙切齿,欲亲自上山索战,被二人苦苦拦住。李纳无法,重新整顿军马,只剩一百五六十人,自料敌强我弱,只得退回铭感庄。
山上乡民在悬崖边的林木中聚集,清点人数,才知也有三十多人遇难。里正心酸落泪,口中念道:“都是村里的后生娃娃,随我起事,死在山上,也没个葬埋。”
屿蘅一直躲在树窠中,这才出来与涧石相见,问长问短,涧石连声回答“没事”。屿蘅又问何时去长安,涧石皱眉道:“只怕要在山里多呆些时日了。”屿蘅安慰他说:“我素来住在深山,不怕在此多住几日。”里正又问为今之计。涧石说:“官军一时半会不会死心。我们唯有死守山林,占得地利,与之周旋。”里正点头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