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冬至(丙)(1 / 2)
第六日,已到终南山阴,正待登临,忽听山林中有二人争斗。走近一看,偶耕、牧笛俱是喜出望外——那争斗的二人正是涧石和葛蕾。偶耕纵身一跃,长剑劈出,将二人的兵器击落于地。葛蕾一见偶耕杀到,不敢恋战,转身就跑,一眨眼便已没入山林。
涧石见到他二人,不胜欢喜,急问父亲、黄四叔和小雨的下落。偶耕瞪大眼睛,不知该不该将实情告知、究竟如何告知。牧笛急忙拿话岔开,问道:“你因何与葛蕾在此相斗?”
涧石道:“她硬说三位姐妹的死,我难逃罪责。她与我纠缠不休,我一路奔逃,她从凤头崖追我至此。”牧笛又问他为何到终南山来,涧石低头嗫嚅道:“屿蘅还在南浦云那里。我纵然救她不出,也须向晏先生有个交代。”
牧笛、偶耕对陆大壮、张小雨的事讳莫如深,只说黄锦鳞已受救治,料无大碍。涧石满心疑窦,却不便追问,又想到屿蘅至今下落不明,为今之计,当是找到晏适楚,共赴冬至之会。
三人在终南山脚下寻找半日,不见晏适楚踪迹。牧笛自言自语道:“莫非晏先生食言,不来赴约?”涧石道:“晏先生性子最是倔强,许下的事无不办到。”偶耕在牧笛背后说道:“我等且耐心寻找,问问山里的道士,寻到明日自然可见分晓。”
终南山乃是名山,大谷有五,小谷数百,绵亘数百里,乃是九州之险。当日只听说晏适楚与南浦云约下在终南山相见,却并未说明具体地点。区区三人,要在这数百里山中寻找晏适楚,如同大海捞针,谈何容易。
山中多的是巉岩幽泉,绝壁之下、险峰之上,每有高人、隐士吐纳练气,上前询问,多半是不理不睬、径自来去。涧石心中焦急,忖道:“我抛却父亲不顾,逃奔至此,只是为了屿蘅。可是明日就是冬至,屿蘅依旧不见,连晏先生也无处找寻。不知父亲、黄四叔是否安好。倘若安好,他们是否又在凤头崖下苦苦寻我?”
夜幕降临,万籁俱寂。三人来到一块岩石下,准备在此过夜。涧石伫立岩石之外,望着黑黢黢的山谷,怅然若失,心中仿佛被铅块堵住。偶耕、牧笛饮马归来,劝慰几句,涧石兀自长吁短叹。
偶耕在岩石下铺了两个草窝。当晚,涧石一语不发,倒在草窝上。只因连日劳累,须臾便已入睡。牧笛靠在偶耕肩膀上,闲话几句,慢慢睡去。
后半夜,三人被马啸声惊醒。骅骝马和涧石所乘之马,惊恐不安、狂躁万分,想要挣断缰绳逃逸而去。偶耕走近看时,险些被骅骝马一蹄子踢到。他不望着骅骝马,骅骝马惊恐的眼神却投向他的身后,嘶鸣声越发凄厉。
一阵风吹过,阴风惨惨、寒气彻骨。牧笛在偶耕身后,要和他说话,偶耕却一步抢到她身前,将她扑倒。牧笛倒地的一刹那,一股浓重的腥臊之气贴着身子掠过,漆黑的岩石下,闪过一道金黄的光束。
那是一只猛虎,从岩石上扑下。偶耕从虎爪下救出牧笛。他二人立足未稳,却听涧石一声大呼:“还有一只老虎!”
果然,岩石另一侧,吹出阵阵寒风,接着传出一声虎啸,震动山岳。涧石连爬带滚,忙不迭爬上马鞍,回身一剑斩断缰绳。那匹马如同着了疯一般,发蹄狂奔,倏忽之间已不见踪影。
岩石之下,只剩下偶耕、牧笛,还有乱踢乱咬的骅骝马。一只虎一步步逼近二人,另一只虎留着涎水走向骅骝马。骅骝马吓瘫在地,嘶鸣转为哀嚎。
偶耕见骅骝马比自己更加危险,左手揽起牧笛,右手拔出背上宝剑,提起一口真气,跃过后虎,直逼前虎。孰料这两只老虎猛悍异常,避开偶耕的长剑,前者兜转向后、后者纵步上前,咧开獠牙、亮出利爪,将偶耕围在垓心。
偶耕武艺虽高,然而夜深天黑,与两只猛虎骤然相遇,身边又有牧笛掣肘,难保无虞。他将牧笛抛起,自己从二虎獠牙利爪之下仓皇躲过,复又凌空一跃,抱起牧笛。可是身子尚未落地,二虎已就地翻身,再次合围进击。
偶耕连番腾挪退避,自己身上受伤,长剑也划伤二虎。二虎暴怒,越发咄咄相逼。偶耕无法,只得化出一道柔劲,将牧笛推向骅骝马,顺手将长剑掷出。这一推一掷,力道精准、拿捏到位,牧笛稳稳落在马鞍上,长剑斩断缰绳,斜插在树干上。骅骝马陡然没了拘束,长啸一声,一抬脚便飞离岩石、驰向山谷。
偶耕孤身一人,再无牵挂,赤手空拳来斗双虎。双虎一是饿极,二是怒极,死死缠住偶耕,一心要将他拿下。酣斗良久,仍然不分胜败。偶耕一掌劈空,重心倾斜,身后风声呼呼,一虎扑向背心。他顺势翻腾,倒置身子掠过拴马的松树,伸手拔出长剑,急急劈砍,将追扑而来的猛虎逼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