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布局(1 / 2)
如今之所以没有专门的书商,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卖书,成本高,书本昂贵,且不能量产,买家自然是少,若是专门做这一项生意,那真是没有太多的赚头。最重要的还是,买得起书的人,很多都是采用自己请人抄书的方式来获得书籍。
可是,如果能将成本降下来,能买得起书的人大量增加,而且还能量产的话,那书的生意,就很有赚头了。
殊不知,这时代连公主贵人的嫁妆里头,都会带着书籍,就相当于周云前世的房车存款一般,可见书这东西究竟有多重要,别说读书人买书,单就平时的婚嫁这一块,若是能宣传一下,让普通人家在婚嫁时买上几本书充个门面,根据双方家庭的富裕程度,便能卖出不同数量的书了。
很快,就有人将书籍发给每人一本,让众人看看样本,主要还是给那些没有买过这种书的商人看一看。
谢书香说道:“这书的代理权,将会在半月之后在此召开,若是有想法的人可以前往参加!关于代理费与押金方面的要求以及合作方式,刚刚送给诸位的那本书上有一张夹页,上面已经说得清清楚楚了!好,今日的招商大会到此结束,谢谢诸位来宾!”
……
张平在收到招商大会的消息之后,也是惊叹周云这手段当真是妙不可言,以往像这等垄断的产品,一般都是通过高价来赚取最大利益,但高价过后,买得起的人就少之又少了,若是生产力不够倒也罢了,生产力足够的话,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毕竟商人是为赚钱,自然是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达到最赚钱的目的,价格高了,能买得起的人就少了,赚得未必会多。
而周云设置一个相对较为合理的价格,既不会让纸张成为贱品,也能让许多学子能用得起。为了让更多的人能读书,周云也不得不想办法去限制那些商人,不让他们把价格抬高。若是那些代理商私自将价格抬高,不仅会将押金统统扣除,而且今后不再提供该郡的纸张。
在这样的一个机制之下,恐怕也不会有哪个商人明目张胆地超出限定的价格去出售纸张,除非他不想长久地做这门生意了。到时候,郡里的读书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因为图小利而失去纸张的方便,这是读书人最憎恨之事,恐怕大家用口水都能喷死这些商人。然后,为平息读书人之怒,这些州郡的诸侯,会直接换掉这些商人,甚至可能直接杀猪平息众怒。
当然,无论是纸张还是书籍,优先供应的还是南阳,而且也是南阳最为便宜,到了其他州郡,因为代理费和运输费,哪怕是限价了,至少也要比南阳贵上一半以上,即便如此,还是供不应求的状态。这样对比之下,其他州郡的读书人,肯定会看到南阳读书人的优势,若是这时候,再将南阳的学术氛围提升上去……
张平也与周云聊过这方面的问题,周云认为,吸引读书人的条件,除了利诱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有学术氛围。就像当初的颍川学宫和稷下学宫,这两处学宫,论利益,远不如洛阳,甚至还不如其他的一些大州郡,但是偏偏在这两处形成了人才的聚集,如今人才最活跃的就是洛阳的太学、颍川学宫和临淄的稷下学宫。
不过,相较而言,如今的太学更多的是镀金的人,而稷下学宫则是太过注重学术,尤其是以儒学为主,太过注重仁义道德,显然不太适合当下即将来临的乱世,而颍川学宫在学术上有些不及稷下学宫,但是在内政外交军事等各方面人才上,却远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