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传闻(1 / 2)
最近南阳各种新的变化层出不穷,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整个南阳官场是不是在进行着革新,甚至引起了一些小惊慌,毕竟进行革新的话,最有可能倒霉的便是当下的利益既得者,而这些利益既得者,既是南阳的豪门,又是南阳的主要官员。
不过,最后才发现,张君侯并没有任何进行改革的意向,众人这才放心下来。
事实上,周云就算有再多再好的施政方针,也不敢拿出来的,因为他知道,不管改革成功与否,改革者最终的结果都不会好到哪里去。周云很惜命,所以他根本就不可能去做这样的事情。
周云想要做的是,慢慢地影响,缓缓地改变,以各种好东西好方法来改变这时代的生产力和生活,让这时代自然地完成变革。
只要学过经济学的人应该都知道生产力影响生产关系这一道理,而时代的变化,无一不是与生产关系的变化息息相关。
而且,周云相信,只有顺应时代的变化,才是最好的变化,以人力强行改变,有可能会成为商鞅变法,也有可能会成为王安石变法,王公种种变法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所以最终槽点太多,不想失败都不行。哪怕周云脑中有着种种先进的制度与法则,但是真要周云实施起来,恐怕未必适合这时代。
并且,在生产力未提升上来之前,任何变法,都只是空谈,好比商鞅变法,正处于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时代,制度限制了生产力,所以将制度与生产关系一变化,生产力被解放,就算最后商君身死,但变法还是成功了,因为大家都能对比得到变法前后的变化。
相比王安石变法,以周云之见,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其实还是因为生产力没有根本性变化,只想通过人力强行改变而得到提升,比如所谓的“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其实就是一个真正脑残的决定,因为王安石想当然地觉得他是在为民好,但真正实施起来,其实是以国家借贷的方式,来增加国家收入,需要借贷的人倒也罢了,但是不需要借贷的人,则是强制被借贷,最后果然是民不加赋,也果然是国家得到了不少的收入,但是结果呢,原本没有利息负担的人,最后每年还要付出借贷利息,国家得到的钱,就是从这利息中得来的,就好像,你不买房,但是国家偏偏要强制给你房贷,国家是有了收入,这些钱都是从你口袋里硬生生地掏出来的,你觉得你爽不爽呢?
所以,抛开生产力谈改革,肯定是让你败得一塌糊涂。就好像,现在这时代,连吃饭都很成问题,你若是全力鼓励大家发展商业,那么一段时间下来,你肯定会发现,原本非常好的发展建议,最终居然成了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当然,这不是说不能发展商业,但绝对不是什么主要发展方向,在当前,主要发展的还是农业,只有在农业满足的情况下,才能谈其他,否则一切都是镜花水月。
最近南阳最有影响力的话题,一是印刷术,二是飞行术!
虽然之前印刷术也有传闻,甚至因为新的纸质书的出现在市场,还在小范围里头引起过一阵小轰动,毕竟这么快将书制作出来,当真是奇迹一般的存在,可是一来是小范围,二来是知道的人多数是读书人和官员,他们的接受能力强,所以很快就能接受这么一个速度了。
但是,随着谢书香再次召开招商大会,印刷术的名头便已经传扬了出去,并且在宛城传得沸沸扬扬的,甚至已经开始传到其他的县以及其他的州郡,传播的范围也扩大了,连一些平民百姓都知道了它的存在,然后因为平民百姓对新事物的无知,再加上书这玩意太过高大上,于是印刷术变得越来越玄,最后连周云乃是文曲星,只要吹一口气,就能成一本书的传闻都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