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这波“荧光原位杂交染色”立大功!(1 / 2)
要想解决一个病症,
首先还是得搞懂它的致病因素。
是细菌致病还是病毒致病亦或是生理组织结构的病变。
看到网上众说纷纭的资料。
李翔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很多研究机构的研究根本就是在胡扯,
连致病因素都没能找出,就在那寻找解决办法,
这样的实验要是能成功无异于是在说笑。
正如李翔预料的一样,
网上那些稍微成功一些的实验,
大多给出的治疗效果都是“治标不治本”的。
所以,
这也就导致了现在市面上解决这种病的方法大多都是些减缓病症的方法。
痊愈又复发,
也仅仅是将病症的临床症状完全治好。
而真正的致病因素没有解决,
肯定会导致克罗恩的复发。
所以,
李翔等人的首个实验的目的便是,
找出疾病的致病因素。
而后再通过对致病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症下药,
彻底解决克罗恩病的问题。
这个实验其实也不难分析,
首先,
细菌致病和病毒致病的话,
在患者的呕吐物或者排泄物中取检材进行镜检。
在高倍显微镜的观察下不难发现从未见过的大量病毒或者细菌。
而若是没有发现的话,
则是要进行进一步的实验。
直到彻底排除细菌病毒致病的因素。
而后,
在排除了细菌病毒致病之后,
则是要进行小手术,取出一小块病变部位的组织,
进行切片染色。
而后在镜下观察病变部位是否为组织变异。
若是细菌病毒致病则还好说一些,
如果真的是组织结构病变的话,事情可就严重了!
运气好的话,
可以吃药解决问题。
运气差些的话,做手术切除病变部位。
运气要是霉到极点的话,
甚至得切除整个器官,而后再进行器官移植!
随着实验的进行,
基本已经排除了细菌和病毒的致病。
之后,
在安东的陪同下,
李翔带着几个女护士亲自主刀利用镜下微创手术技术从顾雨涵的体内取下了几小块组织物。
而后,
这几块组织物便被制作成了组织切片。
有的用了HE染色(苏木素——伊红染色),有的用的抗酸染色、六氨银染色就连不常用的荧光原位杂交染色都用上了。
在用荧光原位杂交染色之前的时候,实验团队里还有位学者问道:
“李翔教授,荧光原位杂交染色用不用做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