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责任与情怀(2 / 2)
他说,“如果我们只能培养出懂技术的毕业生,那么,就算他的技术有多么高超,我认为这个毕业生也是不全面的。如果当代青年没有社会责任感,没有家国情怀,那么,他们还怎么能找到自己的使命感?怎么把自己的职业和人生与我们的这个时代关联和融合?一个不创造时代的人,必然会脱离时代,一个与时代无关的人,他的价值又怎么体现?”
方昌平的讲话一点点引向深入,在讲话的间隙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党办主任季春媚、学工办主任兀满才、四年级年级组长江河、无52班班主任雷一鸣和学生会主席孙文浩都没有人说话,静静地看着他,也感受着他血液里流淌着的对教育的热血,感受着他对中国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见解。
“大家说说,如果我们毕业生的人生价值都无从体现,那么,我们就得扪心自问,这个毕业生的价值观是不是有问题?如果说价值观有问题,那么又是什么问题?”方昌平说到这里就故意停了下来,他用交流和鼓励的目光把大家看了看,和蔼可亲。
他似乎想得到大家的答案,可是,会议室里依然保持着安静。每个人面前都摊开了笔记本,上面几乎记录着他讲的每一句话。
“还是没有责任与情怀,是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缺失。”方昌平把目光收了回来,再一次自己回答着自己的问题。
“所以,作为给祖国培养人才,培养未来国家干部的地方,我们学校必须大力宣传黄蓉的英勇事迹,大力倡导青年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方昌平说,“同志们!这些学生都是一上完初中就考到咱们学校的尖子生,他们的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我们就有责任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人,让他们将来做一个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人。搞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良心!”
时间一分分过去,在会议室里方昌平从黄蓉的事迹开始,已经越说越远,就根按图索骥一样一点点追根朔源,继续讲着自己对教育的心得体会。
方昌平接着说:“在座的各位老师,你们这一辈子既然没有选择搞企业、当大款,而是选择了教书育人这么一个清贫的职业,那么,我也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自己的初衷。有句话说得好,我也一直很喜欢: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希望你们每一位老师都能时时想一想自己的初心,能真正用良心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毕业生,让优秀的‘中国式教育’基因代代相传。”
参会的每一位老师和学生都认真地思索着方昌平的话,经校长这么一说,大家都觉得对黄蓉事迹的进一步挖掘和宣传的确非常重要,也都在琢磨着能够把黄蓉的事迹宣传搞得更好。
方昌平说:“现在已经三月了,很快,五四青年节就要到了,我希望党办和学工办再好好研究一下,对黄容同学事迹的宣传不要仅仅局限在三月和四月当中,还要考虑在五四青年节的时候,把宣传活动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