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每个小孩子心里都有一道伤(2 / 2)
不该动谁?
三弟弟吗?
到底是谁?
阿娘抱着我,和我说,那是逆鳞,那是逆鳞。
她还说,安华长公主并没有死!她的孩子要压过所有人的孩子了,她的孩子将是这世上最最尊贵的人儿了。
我不知道安华长公主是谁。
但我已经开始记事,而且我的野心已经开始滋长起来了。
所有这个名字背后所代表的一切,终究会付出水面,然后被人送到我面前来。
当我知道,三弟弟不是皇后所出,是安华长公主的孩子时,自然是不可置信的,我没有想到,他和我一样都不是正室所出,可他却有一个嫡次子的身份。
父亲年少时曾到大靖游历,便是在那个时候认识的安华长公主,从他对三弟弟的态度,我就知道,他对安华长公主和对阿娘,还有皇后都是不一样的。
不过,安华长公主难产死了?
听阿娘说她生下我不久以后,父亲就带着三弟弟回来了,那个时候,父亲整个人的状态极其不好,只一心照顾着三弟弟,生怕旁人照顾不周,几乎带着三弟弟同吃同住,就是这样,皇祖父还是认定了他。
那时候府里只有我和二弟弟两个孩子,加上三弟弟,总共就三个孩子,此后便再没见过哪个能怀上身孕的,大概在父亲心里,他把所有的爱和机会都给了三弟弟。
我跟着阿娘,学会了隐忍,小时候那一次让我明白,不能在父亲的眼皮子底下动三弟弟,于是我一直等着,等着机会的到来。
终于,机会来了,大靖梁王自梁地起事,陆九龄帮着他打开了京都的城门,他们一路势如破竹,就连垂帘听政的关太后都让他们弄死了。
新皇登基,父亲派使臣前去恭贺,并且打算和大靖签订边贸协议,促进商业繁荣共同发展,不过使臣才刚到迦叶城没多久,就被燕唐人射杀,燕唐人为什么动手,为什么阻止,我当然知道,但我很乐意把这件事情直接扣在大靖人身上。
若我能成功促成此事,在父亲那里我也许能获得更多的赞许。
我自动请缨去了大靖,阿娘只以为我一心只想着立功,在父亲面前能挺直了腰板,然而我此行还有另外一个目的,我想借着燕唐人的手,除掉三弟弟,只要他死了,我的计划才能真正展开。
只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三弟的命大,遇到了关家那个姑娘,再后来,我才知道他们是同胞姐弟,都是安华长公主的骨肉。
再后来,我苦心筹划的计划,和大靖促成贸易往来,却不如父亲高明,父亲只一个认回女儿,就将两国的关系很是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因为关家二姑娘成为汴梁公主,而后顺利和大靖的靖王联姻,我们筹谋了许久的事情,不过一个女子联姻便能办到,这更让我心灰意冷,果然父亲就是父亲,他看的始终比我远,从这一件事上,我也渐渐明了他并不属意我,我想,阿娘从前说的话是对的,安华长公主虽然死了,可她的儿女将成为汴梁皇室里最最尊贵的人。
就在我以为阿爹一定是想把皇位传给三弟的时候,一道册立太子的旨意彻底把我砸蒙了,我万万没有想到,阿爹竟然册立了老二,那个在外游历且身子孱弱的老二。
若是三弟,我可以理解,可老二,为什么是他?
此时的我,已然长大了,我心里有疑惑,自然要去问的。
只是我去之前以为父亲不会回答我,却没有料到,他竟然回答我了,还是很认真的语气。
父亲当时只说了一段话。
他说,若是我继位,我的几个兄弟怕是都活不了。
可老三是个好人,却不是个好皇帝。
而老二,他既是好人,也是个好皇帝。
只有我,我会是个好皇帝,却不是个好人。
那一瞬间,我明白了,他除了想把皇位交给能人,还对他的品性有所要求。
我心里没有什么好愤愤不平的,因为正如我不了解他,可他却是了解我的,我确实就是他口中的那种人。
我没什么好愤愤不平的。
再后来,我看到老二在处理国事的时候,才发现,他确实比我更能成为一个好皇帝。
父亲说的对,家业是祖上留下的,谁来守着都是守,只是交到更让他放心的人手里而已。
只是这样而已。
只是,我真的曾经恨过我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