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绿水青山(2 / 2)
老话说得好: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前几年耿文扬来的时候,师兄家冷清的很。如今当上了副县长,顿时变得客人盈门。
郑佰生有要事跟师弟商量,客气地跟诸位亲戚们简单寒暄后,拉着耿文扬进了卧室。
“师兄,外面这么多客人,把人家撇下咱俩在这里聊天不太好吧?”耿文扬迟疑道。
郑佰生哼了一声道:“都是些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来家里说是拜年,其实就是想着沾我光的。咱哥俩说咱的,不用管他们。”
耿文扬见师兄看得明白,忍不住嘿嘿一笑。
郑佰生硬把耿文扬拉回家里来还是为了海西县扶贫的事。他讲述道:“文扬,去年山区的路修了不少,但是县里的财政紧张,很多修路的款项都是欠着的,估计今年恐怕挤不出资金来再用于修路。”
他叹了口气道:“现在有这么个事,我心里拿不定主意,想请教你一下。”
耿文扬道:“师兄你说就是。”
郑柏生道:“有同志提出来利用山区石头多的优点,引进多个水泥企业,创造利税的同时还能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但是有的人反对,说这样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并且对山区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他看着耿文扬道:“你是什么观点呢?”
耿文扬笑了笑道:“其实他们说的都有道理。这里面就是一锤子买卖和可持续发展的区别和选择了。”
郑柏生似有所悟道:“你接着往下说。”
“既然是山区,肯定最多的资源就是石头。”耿文扬侃侃而谈道:“充分利用现有的石头资源来发家致富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海西山区是千百万年才形成的,也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耿文扬道:“我们不能做一锤子买卖,一股气把石头全给砸了。那样的话我们子孙后代就什么也没了。”
他郑重道:“绿水青山其实就是金山银山。山区可是个聚宝盆,不光有石头,还有树,还有遍布全山的草药水果,更重要的是风景。”
“风景?”
“对啊!”耿文扬道:“现在我们还觉不出来。等到几年以后大家伙有了钱,当然是要找青山秀水的地方去休闲娱乐。而海西山区是我们这附近风景最优美的地方,如果把它开发成风景区,每年绝对会吸引来众多游客的。”
“你是说搞旅游?”郑佰生似有所悟道。
“不光是旅游。”耿文扬道:“我的意思是,可以把海西山区打造为集旅游、度假、种植于一体的集合体,这样的话总比破坏性的开采山体来的长远。”
“你说的有道理啊!”郑佰生点头道:“但是引进水泥企业的呼声也很高,而且建设水泥厂见效快,县里财政上也需要这块钱的补充。”
耿文扬笑道:“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