赈灾成功(2 / 2)
原本他们就是打算趁赈灾粮到来之前,在这二十来天里好好大赚一笔的,没想到中间出了这么一个变故。
等到新的赈灾粮一到,他们的这些米就都不值钱了。所以还是赶紧降价吧。
不过,尽管米商们都降价了,这几天还是没人去他们那里买米。
因为李牧之铺子里还在发米。
大家都在领免费的米。
梵云澹在二号就回了县里,他要将赈灾银的事落实了。
就算赈灾银被吞了些,他料想那些人还没有胆大到把全部的银两都吞了。
要真那样,只怕那些人最后都要被撑死。
十月初五,米商们把米价又降了两文钱。
他们现在急需要把大量堆积的米变现。
因为他们知道,这次小王爷过来,势必要来次大清扫,他们身后那些官员们都难逃被清算的命运。
大难临头各自飞,那些官员们靠不住了,他们必须尽快把手上的米变现,同时他们也怕如果他们还抬高价格的话,朝廷连他们一起清算了。
毕竟因为他们身后的那些人,他们身上已经有扯不清的关系了,他们不能再让朝廷有更多的理由去严惩他们。
再一次降价后,这回总算有人来买米了。
县城那边的米价也因为大量免费大米的入驻而降了下来。
镇上,李牧之让夏家村的人将米商那边的米都买走了。
县里,宋栩安排了上百人将米商的米买了。
当米商们在庆幸他们囤积的大米终于脱手后,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米被送往了其他几个郡。
一百万斤米是多,但要分到几个郡,就算限制领米,也撑不了多久。
所以李牧之梵云澹他们各个击破,在镇里和县里营造出一种他们有很多米的假象。
他们是有一百万斤米,但没说这一百万斤是只给一个镇或者一个县用的还是这北方几个郡一起用的。
等到米商的米价一降,他们安排人将米都买了来,然后陆续发往另外的郡。
最后的结果便是,李牧之和梵云澹利用一百万斤米,七万多斤谷子,稳定了民心,又用目前最低的价格将几个镇和几个县米商的米买了去,用于其他郡的赈灾。
他们用这种办法,将北方几个郡米商手里的米都买了。
李牧之和宋栩负责发米,收米的事。
梵云澹在许县令人手的辅助下,开始清算北方几个郡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员。
他也在十月八日,将一部分赈灾银子发放到了百姓手里。
百姓们手里有了钱,又有免费的米领,大家彻底安心下来。
十月十八,朝廷新拨的赈灾粮食和赈灾款到达北方各郡。
但此时,粮食的问题已经被解决了。
新来的粮食被放到了粮仓,当作以后的储备粮食。
梵云澹让各郡发放了第二次的赈灾银到百姓手里。
梵云澹把李牧之留到二十号才让他回去了。
此次赈灾一行,有了李牧之的帮助,事情超出想象的顺利和容易。
李牧之军人出身,执行能力很强,在地方上又认识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