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考核(2 / 2)
这又是一颗大炸弹,把唐寅顿时炸晕了,他万万没想到,就是因为在印书局不好好干活,竟然会弄到乡试资格都没有,这到底是怎么了?
唐寅既『迷』茫,又紧张,还有几分恐惧,李应祯叹了一口气,“虽然李御史有些过分,但你确实授人以柄。你还年轻,要记住此次的教训,日后千万不要再如此了。”
毕竟是同乡晚辈,有些重话李应祯不太好说,实际上李应祯很赞同印书局的这个考核法,也支持李御史对于唐寅的决定,这个孩子虽然很聪明,才华横溢,但确实太过轻浮,还要好好锻炼一番。
批评完了唐寅,李应祯接着说道,
“本朝科举,讲究的是德才兼备,但是往往八股定终身,这其中的弊病很多人都知道,也确实选拔了不少无耻之辈,比如万安甚至坐到了首辅,这些人严重的败坏了士林风气,有识之士都十分痛惜。
所以这次印书局考核你等上上下下都支持,认为是一条好路子,能坚持下来的一定是能够用心办事,吃苦任劳,持之以恒的士大夫,日后朝廷选人也会偏重于他们。元敬,徵明,你二人都做得很好,还要好好保持呀。”
李应祯这一番解释和赞扬,让都穆和文徵明十分高兴,只不过看着唐寅面『色』苍白,他们也不好表现出来。
都穆七岁就能作诗文,成年时博览群书,二十多岁便以博学多识为乡人所敬。他居家数十年,授馆教徒,是名副其实的“都教授”。他一边教学,一边做学问,三十岁时就有着作数十卷。
都穆的父亲都卬,为人不慕名利,寄心山水,无意功名仕进。都穆受其影响,也埋头乡间苦作学问,即使生活贫困也不改此志向。
有一年,到了年关,都穆家中空空,只有一条破毡子。他写信给好朋友,说兄弟你家仓里粮食多,不如分一半给我吧,免得让人家笑话我灶台不冒烟啊。这个朋友也蛮大方,真就分了一半给都穆送去了。
清贫的生活看起来很有诗意,但都穆毕竟不是都卬,他虽不贪财,但却好名。知子莫若父,都卬曾笑说:“别人着书别人开,我家都穆着书自开。”
所以都穆事实上是一个追名逐利之徒,他跟张超的本质一样,只不过没有张超做事的本领,只得苛待自己,在隐忍中追逐机会,果然这一次他等到了。
与都穆不同,刚刚二十出头的文徵明虽然出生于官宦世家,但个『性』比较敦厚老实,『性』格内向严谨,与唐伯虎相比他是典型的那种勤奋的笨学生。
所以他在印书局做事就一板一眼,安静耐心,勤勤恳恳,但不如都穆那般会表现自己,所以只能排在二等。
与这两位的表现很出『色』想比,祝允明就有些浮躁,心不在焉,但好歹坚持下来了,所以排在第三等。李应祯对这个女婿的表现虽然不是非常满意,但也能接受。
更何况从去年至今,他在不断进步,也是难能可贵了。所以李应祯难得的鼓励了几句,希望他以唐寅为戒,多学学都穆文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