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砖(1 / 2)
青砖是属于烧结砖,是粘土烧制的产物,而粘土又是铝硅酸矿物长时间风化的产物,具有很强的粘性而得名。将粘土用水调和后制成砖坯,放在砖窑中煅烧(900℃-1100℃,并且要持续8-15天)便制成砖。抟土烧砖需要大量土壤作为原料,因此设立砖窑之前先要考虑烧砖所用之土的性质及成分。土壤的质地、结构、坚实度、孔隙性、粘性、塑性、通透性、巧水性、烧结性等都对砖料的烧制产生影响。
大体说来,适合烧制成砖料的主壤应具备坚实度和巧水性较好,摇性、可塑性、烧结性及酸碱性适中的特点。
粘土中含有铁,烧制过程中完全氧化时生成三氧化二铁呈红色,即最常用的红砖;而如果在烧制过程中加水冷却,使粘土中的铁不完全氧化(Fe3O4)则呈青色,即青砖。
青砖的主要原料为粘土,粘土加水调和后,挤压成型,再入砖窑焙烤至(1000度左右),用水冷却,让粘土中的铁不完全氧化,使其具备更好的耐风化,耐水等特性。经检测青砖的抗压大于10兆帕,吸水率小于20%。透气性强、吸水性好,保持空气湿度,耐磨损,青砖选用天然的粘土精制而成,烧制后的产品呈青黑色,具有密度高,抗冻性好,不变形,不变色的特点。
不知道哪里出来的玄学说黑白灰青砖采用自然原土无氧烧制,以水为灵,以火为刚,五行相合,居家冬暖夏凉、养生环保……因此出现了不少仿古青砖就是仿照古青砖的各类款式、按照古青砖的烧制方法,以养生名义收取智商税……
在砖料的炼办过程中,往往要耗费大量的水源。比如在筛选细土后,要在泥料中加大量的水以形成泥浆,才能便于工匠选取出泥浆中较细的部分。又比如在砖料快烧制完成时,窑工们要准备大量的水浇向窑顶,并让窑顶的水渐渐地向窑室渗入从而使之冷却,保证烧出的砖为青色或灰色。这个环节被称为“转锈”,《天工开物》谈到“转锈之法”时提到“砖瓦百钓,用水四十石”而明代官窑一次烧砖数量约为一千到四千不等,烧窑一次至少都要准备四百石水,表明这一环节所耗水量极大。为了方便取水,利用水资源炼砖,官办砖窑往往临近水源地,布局在水井、湖泊、河流等水源丰富之处,沈家的砖窑就在河边,叶云带着人急匆匆的上门,可把管事的给吓到了。
砖窑管事叫沈万,平日里很闲,这年头要用砖的地方不多,他在这也是看看门的而已,窑工们都回家耕地了,需要时才出现,可以说这砖场是停工状态,没办法,市场如此,当年建这砖窑也是为了给城墙打砖才搞的,现在也没人建房子,导致窑一直是凉的,叶云上门也不知道是要买砖,还是要干点别的事。
沈万赔笑道:“大人,你这是……”叶云穿着绿色的官服,对方虽然没见过他,但县令的官服他是认识的。
“来砖窑还能干嘛?”
买砖呗,不然找板砖敲脑袋去?
“不知大人要多少,我们也好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