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牛二山”(上)(1 / 2)
但家里要的钱多,她怎么样努力似乎都还不够。
妈妈的病也不见好转。
毕竟,这世界上能用钱解决的问题,或许不是问题。
但如果边钱都解决不了,那就极其严重了。
遗憾的是,妈妈就是这种情况。
有次阿锅进织布机房,由于步子快了点,将织布机给绊了一下。
正在织布的阿开将飞梭给弄坏了。
阿开就将阿锅狠狠地打了五六下屁股。
阿锅嚎啕大哭。
后来全家人轮流安慰,都不见好。
生病在床的妈妈出言安慰,阿锅才止住眼泪。
——
阿锅的眼泪可以像弯角山羊的奶似的不停地流。
但眨眼间,她就可以眉开眼笑。
爸爸妈妈都说,“阿锅一定就是水做的。”
她表情丰富,很喜欢哭,但也很喜欢笑。
但阿锅最擅长的,还是察言观色。
——
只要阿开不在,她一定会带着小旺欺负“大白”。
但阿开回来了,则又会立马训斥小旺。
她会说小虾擅作主张。
阿锅的两面做法,弄得小旺对阿锅亲近也不是,不亲近也不是。
为此,杜牧批评了阿锅好几次。
爸爸说,阿锅对小旺的误导,会让自己的捕猎面临一些麻烦。
此后阿锅才稍稍收敛一些。
——
但阿锅还会找俩哥哥撒娇。
“阿揭,你栽的花又开花了,好漂亮哟!
“妹妹我好喜欢哦!”
这时阿揭就会眉开眼笑。
特别地,如果小阿锅将一朵花插到自己的秀发上,阿揭就更有劳动成就感。
此时,如果阿锅说自己还缺一个钗子,阿揭就会立马飞奔出去向村里人打听。
“陶大爷什么时候会到村上来?”
毕竟,村里是没那玩意儿卖的。
只有陶大爷那儿有。
陶大爷简直应有尽有。
——
院子里,阿布弯腰掏鸡窝、鸭窝和鹅窝。
这是他每天必做的。
院子里太臭,一家人都不喜欢。
“二哥,你养的鸭子我看又长大不少了。
“你好棒哦!”
小阿锅来到还趴在鹅窝里的杜布身边,娇声叫道。
杜布从鹅窝抽出身,朝妹妹打量了一眼。
其额头上还有“大白”的排泄物。
“说吧,你要几个鸭蛋?!”
——
在阿布眼里,母雁鸭及其鸭蛋是世界上的硬通货。
如果一个鸭蛋不行,那就多来几个!
上学的时候,村长老爷爷就喜欢这样嘛!
当年卢花第一次跟着自己上学的时候,被罚了四个鸭蛋。
阿布因此心痛了好久。
“如果有机会,让卢花多来上学几趟。”
次日回到学校时,村长老爷爷他老人家还这样说道。
但听了这话之后,阿布再也没有带卢花去上学。
如果继续带上,凭借卢花的智商,说不定它都博士毕业了!
但杜布不敢。
因为他知道,自己付不起学费。
——
遗憾的是,阿锅并不像村长老爷爷一样,是能用鸭蛋解决问题的。
听到阿布的回答,阿锅脸色一黑,叫道,“不,我不要!我想吃野鸡肉!”
此时,正在卧室里陪着杜十娘的卢花陡然打了寒颤。
看着怒气冲冲地离开的小妹妹,阿布摇了下头。
这妹妹性格太过精灵古怪。
她很有些喜怒无常。
——
所有以上这些,都是鸡毛蒜皮之类的事情。
有人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这其实是对农家生活的有失偏颇和很不恰切的描述。
杜牧觉得,上述情形对于处于困境中的自家更不恰切。
为此,他也曾凭借自己在村长老爷爷那儿三年的学习功底、这些年研讨陈道明先生撰写的《字类通解》这本旷世着作的心得和自己的生活体悟,DIY一首《农家之叹》:
【养牛耕田捣农具,】
【鸡鸭鹅犬逐野兔。】
【农夫一家不得闲,】
【何曾歇息农家妇。】
【开门不止七件事,】
【早忙衣食晚织杼。】
【孩子他妈多病弱,】
【一年到头愁思绪。】
在杜牧心里,农家一年到头,总要想方设法、掰着手指头过日子。
如果有些生老病死的事情,那就要动脑筋。
光是发愁是没用的。
因为这解决不了问题。
如果能解决,那世界上的人们就会天天发愁。
要根本上解决妈妈的问题,必须要再到摩托罗城去。
对此,夫妻俩已经达成一致。
——
现在秋收完毕,杜牧要再次准备去摩托罗县城的事宜了。
并且,他已经和二狗子、王麻子约好。
在秋日的傍晚,二狗子干干净净地来到自家家门口,虽然他还是穿着粗布衣衫。
“哟,二狗子,今天看起来倒人模狗样的!”
王麻子叔叔笑道。
二狗子叔叔翻了下白眼。
——
见二狗子不理睬,王麻子去逗弄小旺。
但后者正吃着猪骨头,同样不理他。
“你这贼子,狗都不想理你!”
二狗子一脸的鄙夷。
——
“你说我贼子?
“上次在摩托罗县,你和人赌,用自己的衣服做下注。
“要不是我,你恐怕要光着屁股回半山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