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芗凤阁”的日常(上)(1 / 2)
见到五花能忍,贾布很是开心。
但现在肚子还很饿,俩兄弟一起吃饭要紧。
在宽大的椅子上,贾布放上一个小矮凳,并在后者周围垫上从盥洗室拿来的一块又长又大的干净帕子垫在周围,然后再在前面摆上花生米、炒黄豆,在五花前面用一个小碟子装上一盘小砂子,这样五花就能坐在上面边吃边拉了。
贾布则同样在自己屁股下面垫上枕头,这样才能坐得高并且夹到菜。
将筷子拿到手,它们长长的、粗粗的,不太顺手。
贾布练习了一会儿,就不太在意地了。
现在肚子饿了,哪怕拿两根竹扫把来夹菜,贾布觉得自己也能做到,大不了就用双手一起夹菜。
正准备动筷子,贾布见到桌子上有一盘“香辣鸡翅”。
贾布顺手就将之扔到了墙角的垃圾桶里。
他现在有先天大圆满修为,扔得又快又准,连一滴汤水都未洒落。
“五花,这里‘嫩滑煎蛋’和‘凉拌皮蛋’都可能是鸡蛋做的,我们也要扔掉。”
最终,桌子上剩下了相当于六个成年人的食物。
“哚!”
“哚!”
“哚!”
五花一边吃一边点头,并且给二哥投过去感谢的眼神。
自从成为了杜家“鸡”并且被赐名后,在半山村的老家吃饭,都是由贾布照顾自己。
现在贾布还是这样体贴。
——
五花吃东西很快,三下五除二就将这两碟子吃完,顺便吃了几粒砂子。
不吃一些砂子,五花会感觉自己消化不良。
吃了一些,五花打量了一桌子上,贾布正在逐一地在装有“糖醋排骨”、“红烧里脊”、“黄焖鲤鱼”、“小炒黄牛肉”和时令青菜的六个盘子里伸筷子。
贾布饿得慌,同样吃东西很快。
但桌子上的六盘菜分量很足,贾布一下子吃不完,更何况桌子上还有两大碗汤。
见此,杜五花觉得自己要帮忙,并且不能浪费粮食。
于是,它跳上桌子。
见此,贾布将两盘菜混合到一起,让五弟能吃边拉。
然后将硬菜、青菜和汤各分出一半,兄弟俩大快朵颐。
贾布不太喜欢“陈皮老鸭汤”,五花毫不犹豫地将之用嘴巴叼自己身边,让贾布专心享用那“甜水萝卜炖野猪肚”。
这菜分量比较足,五花吃东西的速度比贾布还快,似乎再吃喝更多都没问题。
——
贾布刚才吃得太急,已经有了个八九分饱,一时吃不下。
突然,他灵机一动,将大蒜、香葱和老姜等搅拌在一起,当然更不可能少得了【仄米椒】。
后者是贾布的偏爱,尤其是在烧烤的时候,缺乏它就少了一种独特的味道。
将它们在一个小碟子里搅拌好,贾布感觉自己还可以吃下去更多的东西。
最后,俩兄弟将偌大一桌的晚膳全部填进了肚子。
“阿花,你吃饱了没?
“如果吃饱了,就点头。
“如果没有,就摇头。”
听到贾布的话,五花先是点头,然后又摇头。
“你的意思是说,你吃的还不够多?”
五花点了下头。
——
自从贾布从摩托罗县城回到家给妈妈治病,并且阿花沾光沾热了之后,杜五花就感觉自己食量大增,似乎吃多少都不够。
所以,为了解决自己的吃食问题,阿花曾偷偷摸摸地到后半山去吃虫子等东西。
但为了防止二哥突然之间离开家,阿花在外面的偷吃时间有限,所以经常处于半饱乃至不饱的状态。
而在家里,爸爸妈妈虽然饭菜做得不少,但都是按照人的分量来做的,没有考虑到阿花的特殊需要。
到了这贾家,倒是阿花这段时间以来吃得最饱的一次,但只能勉强算个半饱。
——
“五弟,你比我这二哥能吃多了。”
贾布笑出声来。
现在贾布相当于两个普通成年人的食量,而杜五花则相当于四个,是贾布的一倍。
贾布收敛笑容,沉着脸,在阿花耳边继续低声说道,“我们不能让人发现你能听懂人话,否则贾家修士就会把你抓去,那咱们兄弟就惨啦!”
五花点了下头,表情严肃。
虽然它是一只鸡,但只要脑袋不动,眼睛不乱眨,并且保持点头缓慢,那严肃的表情还是能做出来的。
而对于自己是不是贾家所指的那种“灵禽”,阿花并不知道,但它知道自己绝对不能触犯贾家的禁忌,否则兄弟俩就会暗无天日。
——
休息了好半晌后,贾布脱掉新郎官的大红衣服,走向去便便。
这地方用水方便,因此同样可以用水冲洗屁屁。
贾布对这“芗凤阁”的住宿条件还是挺满意的。
然后,两兄弟准备洗澡。
贾布先给阿花倒了一桶水,让它到里面去泡热水,然后自己淋浴。
洗过澡后,阿花抖动几下身子,身上水珠如同炮弹一起四处发射,一会儿后它就干干净净的。
贾布来到外面,准备换过新的衣服。
一件一件地试过后,贾布发现自己只适合穿着那些十岁年龄段的衣服,看来自己确实是个子矮小、发育滞后了。
对于那些用不上的二十套衣服,贾布决定将之还给贾笠阳。
——
次日早上,来到“芗凤阁”一楼会客厅,找到了仍在那儿的贾笠阳。
他呵呵笑道,“新姑爷现在只是暂时年龄小一点儿,后面个子很快就会长高、长壮,其他较大的衣服很快就能用上。”
听到贾笠阳的话,贾布觉得比较贴心和满意。
他觉得这个老头子和三长老贾风书一样比较容易接洽。
既然如此,贾布顺势提及,野芦花鸡有自己的名字“五花”。
它是自己妈妈杜十娘收养的宠物,是自己的“五弟”和杜家人的一分子。
所以,为了对“杜五花”表示敬重,杜家人从来不在阿花面前吃鸡肉、鸡蛋或那些用鸡蛋、鸡肉做的食品。
贾布说,“笠阳兄如果再送食物过来,就要注意避免这一点。
“当然,我五弟现在食量很大,四个大汉的食量才能满足他的基本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