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划时代的织品(2 / 2)
程野打了个哑谜,铁木尔也不以为意,在他瞧来,程医师的点子一定与制药有关了,这是他与老族长都能想到的,而且他也不是个多事的人,一个行商为人处事的关键就是知道分寸,最忌讳的就是打破砂锅问到底,尤其是作为一个下人。
说起来,程野并不是心血来潮才想到这个点子,而是早有打算,只不过一直没有路子,直到巴格达的出现。
好在自己的预料没有偏差,西地果然有这样东西,而且幸运的是,赶在这个冬季之前,这些白叠被安全送到。
在这个时代,衣料主要有两种,一般的庶民常穿的是葛布麻衣,这种衣物主要是由一种叫苎麻的植物泡水沤烂后用其纤维纺纱编织而成,唯一的优势就是结实耐穿,不过布料粗糙,穿着很不舒服,而且纤维间气孔较大,夏日还好,到了冬日,御寒的效果就差了许多。
对于贵族而言,也有以苎麻为衣料的,不过纺织时要细腻许多,工艺手法也不是一般庶民的麻衣能比的,当然,价格也昂贵许多。
除此之外,锦缎这类丝织品才是贵族最为推崇的日常衣料,尤其是蜀地特有的蜀锦,价值连城,穿起来轻薄舒适,方显雍容华贵。
而到了冬日,那些贵族又有上等的裘皮御寒,烤着小暖炉,慵懒的躺在榻上,布衾也是加了厚的特制品。
相对于贵族的奢华,大多数庶民一生只有一两套衣物,而且这些衣物缝缝补补,还要留给后人。
他们穿不起锦缎,盖不起裘皮,住在漏风的屋子里,赶上更加贫瘠的,一件衣物家里几人轮着穿,到了冬日,严寒冬雪过后,不知多少人冻死在这个冬季。
程野知道,这种事并不罕见,在这个物资匮乏的时代,温饱一直是个大问题。
所以程野才特意拜托巴格达寻找这种白絮状的植物,他打算将棉布这种舒适廉价的衣料提早引入这个时代。
与织锦的丝不同,棉花只要种植得当,大面积种植并不是难事,再加上巴格达的货源,瓦窑村并不缺这种遍地都是的衣料。更重要的,棉花可以作为填充物,夹在两件单衣之间,在寒冬里起到很好的保暖作用,这才是真正的棉衣。
当瓦窑村人人都穿上棉布缝制的衣物时,程野相信,瓦窑村的凝聚力、向心力以及归属感都将空前高涨,不出意外的话,这个冬日,他将在瓦窑村试点第一批棉衣。
不光如此,程野还打算大规模种植棉花,同时将村里的闲散妇女组织起来,利用农闲的时间培养一批纺织工人,将棉布的生产彻底产业化。
不过目前还有一些小麻烦,在程野的印象里,棉花变成棉布需要几个重要的步骤,这些都要靠村里的农妇帮忙摸索了,除此以外,程野打算将织布的工艺大刀阔斧的改进,增加产量,同时基本实现半自动化。
程野在脑子里设想了一些草图,过几日与马钧商量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