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如何让冀州百姓安然过冬?(2 / 2)
因此,袁尚想要通过新生人口的增加,从而增强实力的想法是行不通的。
既然没有办法依靠新生人口的增加来提高实力,那便只能通过减少人口的死亡来提高实力。
想要减少人口的死亡,一个重要的措施便是依靠医疗技术,这一点,在之前的时候,便已经有人提及到了。
还有一个对死亡威胁最大的因素,那便是冀州地区,冬天寒冷,很多百姓缺少过冬的衣物,难以扛过冬天。
对于古人而言,每次过冬,便是一次巨大的考验,尤其是北方的百姓,更是一次生死历劫。
往往到了来年春天的时候,整个国家的人口便会减少很多。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三国时期,缺少过冬的衣物。
汉朝时候,棉花经过丝绸之路传入西域,但那时候,只有边疆少数地区开始种植棉花。
所以中原地区是没有棉花的。
因此,三国时期的百姓过冬主要还是靠穿麻布和葛布织成的衣服。
然而,即便是麻布和葛布,在战乱频繁的三国时期,也是一些宝贵的物资,所以好多百姓缺少过冬的衣物,便只能活活的冻死在冬天。
他穿越过去的时间是建安七年七月。
北方的冬天一般都来的比较早,虽然他无法判断三国时期,冀州的冬天会在几月份到来,但不出意料,十月份之后,应该便会到了冬天。
也就是说,从他穿越以后,到他治下百姓过冬,仅仅只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
而在这三个月的时间内,他需要解决冀州百姓过冬的事情。
他治下的百姓数量本就有限,如果再因为冬天死掉一批的话,那他就不用再考虑统一三国了。
想要解决百姓过冬的事情,棉花是指望不上了。
就算他从现代社会带去棉花种子,到了那边,也来不及种植了。
况且棉花的种植地一般都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因为棉花是喜欢阳光的植物,而冀州地区属于北方,并不适合棉花的种植,所以想要依靠种植棉花过冬,或者种植棉花赚钱,都是不可能的了。
不过也好,冀州的土地开发的程度很高,更适合作为农田使用。
既然依靠棉花这条路已经是一条死路了,那袁尚只能在评论区继续找答案了。
“哎,好可惜啊,三国时期,棉花还没有传入中原,不然的话,也不至于冬天冻死人。”
“没什么好可惜的,宋元时期,棉花传入中原之后,北方冻死的百姓依旧不在少数,甚至到了近代,北方过冬依旧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我们这里到了十一月份,就会开暖气,然后一直开到来年的三月,真的,有暖气和没有暖气,完全就不是一个概念。”
袁尚看了一下回答的人,这个人的ip地址显示的是河北邯郸。
河北邯郸在三国时期就属于冀州地区,考虑到古代没有温室效应,冬天会更冷一些,所以说,冀州地区十月份之后过冬应该是准确的。
“这位答主在回答中给了一个方案,题主不如去看看,也许真的可以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