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从未想过的问题(2 / 2)
“楼上的是不是傻,跟游牧民族的交易不需要时间的吗?要不是冀州在北方,离游牧民族很近,交易所需要的时间只会更长,到时候,羊毛刚收购回来,冬天就已经到了,那就白收购了。”
“有道理,一个月想要制造上百万人所需要的衣物,还真的不是一件小事。”
对于袁尚而言,他需要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顺利的让治下百姓过冬,来年他才有足够的实力征服幽州袁熙。
“三国时期使用的织机还是最原始的踏板织机,效率太低,想要短时间内制作出百万件羊毛制品,是一件难如登天的事情。”
“既然都穿越了,怎么能把珍妮纺织机和飞梭织布机给忘了呢?”
“用这两台机器纺纱和织布,效率是三国时期织机的数百倍,只要熟练工和机器数量足够多,造出百万件羊毛制品不算什么问题。”
袁尚连忙又将珍妮纺织机和飞梭织布机在笔记本上记录了下来。
珍妮纺织机和飞梭织布机对于工业革命的意义,只要是上过初中的人,一定都还有印象。
这两个机器的发明,使纺织品产量大幅提升,新生资本家需要找到合适的销售途径,而这便标志着资本向外扩张的趋势。
当然,并不是说,有了这两种机器,就一定能迈入新的社会形态。
但毫无疑问,珍妮纺织机和飞梭织布机加快了社会的转型和变革。
袁尚知道,即使他在三国时期造出了珍妮纺织机和飞梭织布机,社会也转型不了。
因为三国时期,社会转型所缺少的东西太多太多,远不是一项技术先进,便可以带来全面的变化。
当然,这跟他并没有太多关系。
他前往三国的最终目的,虽然是促进社会发展,带动社会转型,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但最终目的的完成需要依靠短期目标的实现。
而他的短期目标自然是解决袁熙,袁谭。
有了珍妮纺织机和飞梭织布机,他便有信心在一个月内制造出百万件的羊毛制品,而且根据他的判断,一户人家并不需要人人都有羊毛制品。
因为冬天的时候,在屋内,温度是明显高于屋外的,所以一户之中,只有出去活动的人,才有必要穿更多的保暖衣物。
而三国时期,一户人口并不像现代社会这么少,那时候,一个村落往往都是一家人,彼此互相扶持。
所以他初步估计,整个冀州地区最多只需要五十万件的羊毛制品,便可以让整个冀州地区的百姓安然过冬。
就在他思考之时,有一条新的评论出现了。
“给普通百姓羊毛制品的衣物,而贵族豪门却穿着非羊毛的衣物,这些贵族豪门确定不能抢这些普通人的过冬衣物吗?”
袁尚愣住了。
他从来没有考虑过这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