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现代教育的价值(2 / 2)
也就是说,从小学到高中,总共需要五十四本的教科书。
在袁尚看来,人教版的教科书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他小的时候,用的就是人教版的教科书,所以他对这一版本的教科书更熟悉,以后去三国时期,开展教育时,他还是能够帮一些忙的。
其实,他觉得,三国时期是有聪明人的,这些教科书,只要给到这些聪明人手上,这些聪明人一定能够自学成才,他就可以做一个撒手掌柜了。
毕竟,从小学到高中的这些知识,并没有太高深,现在就有很多神童能够做到自学成才,想必那个时期的神童也能做到。
不过袁尚好歹也是个大学生,大学期间也是靠着做家教来赚取学费和生活费的。
他那个时候,向来只接高中生的补习。
因为高中生的补习费用是最高的。
所以上了大学之后,他反而对高中知识,有着更加深刻的印象。
他有信心辅导三国时期的神通,如果对方遇到不会的时候。
至于小学和初中的知识,就算没有他的辅导,看懂的人也不在少数。
他并不担心三国时期的教育问题。
只要能够让老百姓吃饱喝足,教育就不再是难题。
古人的智商和现代的智商并没有区别,
现代人能学习的知识,古代人一样能够学习。
毫不夸张的说,这些教科书,至少能够让三国时期的学术水平领先数百年。
他一点都不怀疑,以后全世界都会把东方之国视为圣土。
各国学子都会抢着来到这块东方之国学习。
而东方之国的学校,将牢牢占据着全球学校排名的前五十。
不过那种盛况,袁尚很有可能是看不见了。
但他一点都不遗憾,他的后人能够做到,一样是属于他的荣光。
因为是他,一手将三国时期的学术水平,拔高到领先国外近千年的水平。
很快,袁尚便将五十四本的教科书全都下载了下来。
但是在下载完成之后,袁尚却产生了一丝疑虑。
原本他以为,他穿越到了三国时期,是用不到大学教科书的。
因为大学教育已经是高等教育了。
而三国时期的学术水平,非常的落后。
所以他一度以为,想要让三国的学术水平到达现代高中水平,恐怕他一辈子都完成不了。
但现在,他才发现,他错了,而且错的彻底。
的确,想要让三国时期的整体教育水平达到现代这种程度,他一辈子都完成不了。
但人跟人是不一样的。
就像民国时期一样,大多数人连小学文化都没有,甚至大字不识一个,但高等教育依旧存在,而且上流社会不少人的文化水平并不差。
然而,民国知识分子的祖辈,他们也并没有受到现代教育的熏陶。
这就意味着,即便在三国时期,所有人没有接受过现代教育,可并不影响他们的孩子接受现代教育。
因为只要有远见的家长,都能够意识到现代教育的威力,所以他们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孩子接受现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