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培育常规水稻(1 / 2)
九月底,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丰收时节,
荒地之上的常规小麦成熟了,
令所有人惊讶的是,
这些荒地上产出的小麦居然是好土地上的两倍,
袁尚知道,这就是现代育种技术下,常规小麦的产量,
若他们种植的地方,不是荒地,而是肥力足够的土地上,
三倍产量都不为过,
现在只有两倍产量,一是因为土地肥力太差,二是因为种植技术低下。
不过,两倍粮食产出,已经很可以的,
一下子,就让冀州的粮仓直接爆满,
有了这些粮食,袁尚便可以再次发动战争,
除此之外,他还拿出常规小麦的种子,
让整个冀州都开始种植这种小麦,
在袁尚的计划中,明年他就可以将常规小麦普及到其它的州。
..............
除了小麦以外,
常规水稻也要开始普及,
不过,他现在占据的地方,已经过了种植水稻的时间,
水稻喜热,
而他占据的最南边,也就在陈留郡,
这里已经有了水稻产出,
即便只有一年一季,
但也可以加快,水稻的普及速度,
毕竟,等他统一天下,
也不知道还要几年,
而这几年,他可以一边统一,一边普及水稻。
至于,他带来的橡胶种子,
目前还没法普及,
橡胶需要的生存环境,需要更热的地方,
那些地方,现在恐怕还是一片原始地带。
当然,是不是原始地带,一点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现在无法在那里形成有效的统治。
...............
十月初,
袁尚再度发起了进攻,
这一次,他的目标是泰山郡,鲁国,任城国,山羊郡。
只要拿下这四郡,
曹操便不足为虑了,
根据他派出的情报人员,
这四郡,共有守军五万余人,
其中,泰山郡的守军人数最多,
其余三郡都是小郡,
这也是为何,袁尚选择进攻的原因,
小郡而已,没有必要等待太多时间,
尽早拿下,才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相比于之前的八万军队,
这一次,袁尚共派出了六万军队,
冀州出兵四万,青州出兵两万,
这么多人,便直接浩浩荡荡的朝着泰山郡杀去。
..................
十一月初,
经过了一个月的时间,
袁尚军队终于来到了泰山郡,
见到袁尚的军队,
泰山郡的郡守瞬间就慌了神,
他怎么也想不到,
袁尚军队,几个月前才发起过大规模的进攻,
没想到,这么快又发起了大规模进攻,
虽然说,有速战速决的意义,
但这样连续不断的进攻,对于百姓的损失却是极大的,
毕竟粮草的产出总是有限的。
............
泰山郡守想的没错,
在过去,想要在短时间完成两次大规模进攻,
除了极限压榨百姓,没有第二条路走,
即便是秦始皇后期,
面对六国,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却依然还是花了整整十年的时候,才完成了第一次大一统,
而限制秦始皇统一的核心因素,
便是粮食的产量是固定不变,
要发动战争,便只能等待每年产出的粮食,
要知道,士兵在前方一天消耗的粮食,至少是一个普通百姓的两倍,
这还不包括,路上运输所浪费的粮食,
可以说,没有粮食,也就很难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
当然,这个困扰其他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