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那么简单的事,为什么我做到了,你却做不到?(1 / 2)
绿五岁上一年级,念了半年又跳级上二年级。尽管如此,期末考试还总拿第一。
绿的童年经历堪称卓越,却也动荡。
那会儿还没有小栽,他们一家三口从这个县城搬到那个县城,再从内陆小城市来到沿海大城市。
爸爸很上进,为了给妈妈治病,一直走在寻找名医的路上。
最后一次举家迁徙,过程十分艰辛。当时妈妈怀了小栽,身体的极度不适让绿和爸爸很担心。
下了火车,他们发现被偷了两只行李。妈妈丢了一箱书,另一只箱子里装着绿最喜欢的衣服和玩具。
但她还来不及难过,就要在新家和新学校之间混乱的生活中学着适应。
年纪尚小的她对未知充满新奇和兴奋,惟独乡音难改常惹得全班哄堂大笑这件事,极大地打击了她的自信。
矫正口音成了首要任务,为此她不得不再念一次二年级。
有段时间,她变得不那么爱说话。
妈妈开导她:小绿,你有没有想过,也许别人并没取笑你,而是你自己觉得他们在取笑你呢?
“所以,是我的问题吗?”
这种自我怀疑一直伴随着她的成长,面对陈茉同样也是如此。
她总是先在自己身上挑完毛病,之后才对陈茉下定论。
妈妈的话的确有些道理,她没有比陈茉更漂亮,没有比陈茉更聪明,还不会唱歌,陈茉有什么理由一定要刁难她?
然而十六七岁,是让人捉摸不定的年纪。
绿上一秒还在为母亲的教诲鼓掌,下一秒却觉得母亲的原话后应该再加一句:所有的恶意都有预示。
他们在取笑谁,怎么取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就是想取笑某个人。
不幸的是,他们挑中了你。
所以,陈茉公然说出“幼稚园的秘密”,就没什么可惊讶的了。
她看绿和女生们相处融洽不舒服也好,存心让绿难堪也罢,目的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想说,而且说了。
你能想象陈茉做这一切,只是因为绿丢下她独自去学跳舞吗?
要不是之后发生的这些事,打死绿都不会相信,陈茉居然如此小气。
如果说“秘密”是女生和女生的社交条件,那么“差异”就是毁掉一切的根源。
差异一旦发生,随着时间叠加,小矛盾被无限放大,以至于耿耿于怀,影响最终判断。
类似于“陪你逛一整天的街,我只不过想替爸爸逛一下男装部,你却推三阻四”这样的事发生多了,哪怕是一支笔,也承载着格外严峻的考验。
就在樱花大赏的前几天,放学后两个人留下来攻克历史作业。
她们两个都不喜欢往书包里塞占地方的作业,久而久之便养成把费事的作业留在学校解决的习惯。
三月的教室温暖不起来,绿身上还披着厚外套,两个女生挤在一起,这样才暖和点。
她们分工合作,一人做奇数题,一人做偶数题,尽可能加快完成速度。
绿的笔记比较详尽,因而翻书查东西对她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绿做完了自己那部分,回头帮陈茉做剩下的,这人突然抱怨起来:“靠,这时候给我没水?”
陈茉皱眉在草稿纸上划了两道,最后一点墨因此告罄。
当时她的手边就是绿的笔袋,因此她很自然地打开取出一支,继续抄重点。
“陈茉。”
“嗯?”
“你能换一支吗?”
“等会。”
绿停笔看着她,等她写完,无声地抽走了那支,换了另一支给她。
陈茉写了几个字,“这支没有那支好写呢。”
绿拉上笔袋拉链,“当然,那支更贵。”
“啊,这样,难怪。别人送的?”
绿点点头,那支笔是爸爸送给她考上“未来”的奖励。
不是“重要场合”,绿不轻易用它。
但是,第二天这支笔就被弄丢了。
“我明明就坐这个位置的,怎么会没有呢?”
陈茉蹲在实验室的桌子下,自言自语。
绿看了眼时间,她们已经在这耗了二十分钟,别说笔,纸片都没发现半张。
“算了,走吧,得把钥匙还给老师了。”绿说。
陈茉揉揉发麻的膝盖,慢吞吞地站起来。
绿先行离开,在门口等她。
“小绿,你在生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