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道士下山,书生上山(1 / 2)
修为点滴不剩的老道人纯元回到清凉山后,做得最多的就是锄草种菜,小莲花峰山腰处,给他摆弄出一块碧绿的菜圃来,两排辣椒、两排豇豆长势喜人,最讨巧的还是两株黄瓜,已经挂上了几只一指长的小黄瓜了。
山上来来往往的香客,平日里都能在上山烧香的路上,瞧见这个老道人,仍是那副仙风道骨却和蔼可亲的模样,但就是越来越老了,脸上皱纹几乎每天都多一层。
这一天上山香客没能在小莲花峰菜圃周围看见老道人,但也没谁觉着有什么不对,老道人总不能天天当个老农在那种菜不是?他一定是去忙着修道大事去了。
西北歧地幽云二周,谁不知道这位老道人的通天本领?
二十一年前,山火席卷了整座幽云山脉,是这位道法通玄的老人开坛做法,祈了一场大雨,将山火扑灭,这才没让幽云山脉附近百万百姓,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民。
三年前清凉山宣布掌教之位从这位老道人身上,传给了一个声名不显的年轻道人,幽云两州的百姓都十分不解。
虽然清凉山自从八百年前青莲祖师重返人间后,就被天庭革除了登仙台资格,但不管怎么说,这座道士数百的山峰,乃是天下道教祖庭之一,岂能随便让一个没甚资历的年轻道士,就直接担任掌教一职?
后来幽云二州百姓隐约听说,那位出任清凉山掌教的年轻道士,乃是青莲祖师转世,所有心诚香客这才打消了疑虑。
供奉有青莲祖师塑像的大殿内,正站着清凉山上辈分最高的七人,算上老道人纯元在内,一共有四个半截身子入土的老人,还有两个瞧着四五十,真实年龄都已经超过六十的老男人,外加一个格外年轻的道士。
青年道士跪在蒲团上,朝祖师爷塑像拜了三拜,也不起身,背对着站在他身后的三位师兄和三位师叔,苦着脸道:“师叔师兄们,非得赶我下山去?最多三年,我必然可以踏足龙象境界,在山上呆着也挺好。”
老道士纯元瞪眼道:“以你的惫懒性子,呆在山上肯用心修行?你的天赋,就连师父他老人家都赞不绝口,结果你上山十多年,才是一品境界。以往清凉山上没法登仙,师兄们也便不逼迫你用心修行,但现在我们清凉山已经是登仙台,迫切需要一位仙人出现,除了你,咱们师兄弟四人,谁还有踏足元仙境界的天赋?”
纯钧缩了缩脖子,动动嘴,没出声。
山上辈分最高的老头,纯钧他们的二师叔适时开口,笑道:“纯钧,下山而已,有什么好怕的。和我们一群老家伙整天呆在一起,你都快变成小老头了。听你大师兄的,快些下山,早点踏足龙象境。”
纯钧只好点头。他站起来,将身后六位老人一一打量了一遍,走出大殿。
大师兄纯元的声音最后传出:“带上莲花峰那柄剑鞘。”
那柄剑鞘,乃是真正的剑祖遗物。
纯钧走出大殿,没有回头,只是挥了挥手。
清凉山上规矩很少,最大一条是须礼敬先贤,所以青莲剑祖留下的剑鞘,供奉在小莲花峰山腰处八百年,山上道士都未曾挪动过。
当纯钧走到亭台当中,伸手取下了青黑色剑鞘,山中雾霭灵犀散去,另一座峰顶,传出清脆的钟声。
纯钧眺望而去,怔怔出神,呢喃道:“我真的是青莲剑祖转世吗?”
他其实不喜欢修炼,不想挑起天道,他的道很小很小,仅仅是清凉山上所有人,相亲相爱无忧无虑而已,但有些责任,他早该担起来了。
纯钧深吸一口气,一步踏出,凌空飞渡,道袍飘摇,乃真仙人也。
站在清凉山最高峰峰顶,看到这一幕的六位老人大笑开怀,笑出了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