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大龙象(1 / 2)
当第三层骑兵完成冲锋后,战局诡异的静止了下来。
赵卓吹着羌笛,所有骑兵倒提手中矛。
笛声与骏马打着响鼻的声音混在一起,为此地平添几分凄楚。
都涅掠至赵卓身边,阴测测道:“赵将军,不可给此子喘息的机会,否则先前您的骑兵,就白死了。”
赵卓平静的看了都涅一眼,在江湖上能让小儿止哭的魔头,竟是缩了缩脖子,显得有些畏惧。
谁让赵卓这个中年男人的背后,站着的是拓跋焘这尊大佛。
“岐王苏景琮,你若愿放下武器,随本将军入军帐面见大帐主,本将军可做主,放你一条生路。我乃赵卓,相信你知道我这些话的分量。”赵卓朗声道。
苏景琮用衣袖擦了擦脸上的血污,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笑道:“多谢赵将军美意,恕本王不能从命了!”
赵卓轻叹一声,吹响手中羌笛,第四波攻击骤然发动。
都涅不明白赵卓为什么要与岐王苏景琮谈条件,直接用兵碾压过去,再加上他从旁助阵,只需消耗至多五百兵马,就可取了苏景琮的性命,届时带着岐王苏景琮的脑袋去往西岐,岐王军不攻自破。
都涅却不明白,赵卓虽然对麾下兵卒十分严苛,却不会让任何一人白白死去,若能与苏景琮握手言和,立下盟约,那才是最好的结果。
更何况,就算苏景琮不答应赵卓的提议,只要心中有异动,接下来面对如潮水般的进攻时,出手就没那么干脆,这些骑兵的伤亡也会少上很多。
拓跋浅幽终于听清了赵卓说的话,也知道了苏景琮的真实身份。
她睁开了双眼,看着这个大哥哥的侧脸,着实难以置信。
父亲告诉他,东唐没有一个好家伙,即便有,东唐先皇以及东唐先皇的儿女们,也绝不会是什么好东西。
她相信父亲的话,因为父亲从来不曾骗过她。
可是,这个救了自己的人,怎么会是东堂唐人,更是东唐先皇的儿子,岐王苏景琮?
拓跋浅幽不明白,到底是父亲骗了她,还是哪里错了。
她轻轻低下头,把下巴搁在苏景琮肩膀上,随着这个大哥哥在骑兵中冲杀。不管背着她的人是谁,对于她而言,这个人只是当今天底下对她最好的人,没有之一。
额头金色王字如同一团火,滚烫热烈。
青莲仙剑饮多人血后,剑灵似乎彻底复苏,缠绕着氤氲,似混沌气一般的光华,其上那几条血色纹路化作血色丝线飞出,每一次飞舞,都会收割一颗人头。
苏景琮心湖金莲似乎拔高了一寸,秘力无穷,摇动之间,挥洒出无尽力量,涌向苏景琮四肢百骸。
都涅趁着苏景琮应对十多名骑兵之时,骤然冲出,从马腹下飞掠而上,持一根铁矛,刺向苏景琮的喉咙。
青莲剑将那十多名骑兵直接斩杀,苏景琮空着的另一只手握住矛尖,随着都涅拧动长矛,苏景琮手掌被绞烂,露出森森白骨。
即便这般,苏景琮仍是不松手,青莲剑当头劈砍下去,剑光如星河,倾泻在都涅头顶。
毕竟都涅有冲上来的骑兵,替他分散苏景琮的注意力,这一剑看着势头威猛,却被都涅勉强拦了下来,不过都涅撑在头顶的双手,也是被剑气肆虐的不成样子。
遭此创伤,他一退百丈,躲在一边疗伤。
苏景琮却没有这等喘息的机会,他大步跨出,三步之后,高高跃起,一脚踹出,将一名骑兵从马上踢了下去,摔在地上,折断了脊柱。
苏景琮落在马上,持剑奔驰,所过之处,任何骑兵都会被他身外萦绕的剑气,绞杀成粉碎。已经重伤的三名江湖武夫被赵卓逼入战场,迎向杀红了眼的苏景琮。
他们手脚发软,合力之下,才守住了一方战场。
眼见此处根本冲不过去,苏景琮掉转马头,想要在别的地方开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