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各怀心思(2 / 2)
……
是夜,一身素衣的大太太站在屋里,替沈行荣宽袖更衣,换上舒适的中衣。
随后,沈行荣半坐在炕上,靠着大迎枕看书。大太太便在一旁替他疏松筋骨。服侍的下人大抵都知道他们有话要谈,便瞧瞧地退下。
大太太果然就同沈行荣说起今日发生的事。
“……那昀姐儿做事也太不妥当了,这里头定然少不了四叔媳妇的默许。原先只道四叔媳妇是个知礼数的,费了不少劲给娶回来,却没想到近几年心思愈发狭隘了。
当年那事,哪能怪到三叔身上?也不是谁乐意见到的。说是阻了四叔十年的运道,可三叔真要留在京师,这些事未必能落到他们头上。”
大太太这话可真不算错。
沈行书的才华众人都看在眼里。不然当年也做不了探花郎,便是崇仁皇帝也说过若是天下贤才十分,便有一分聚在他沈少逸身上。
当时京师像他这样出身的学子可不少。余老太爷挑子婿,怎就瞧中了他?还不是见他有大才,前途似锦。沈行谨比之却是差了点。可这话也不是眼下能说的。
“胡说什么?”沈行荣当即便低声呵斥了一句,“妇道人家,就是嘴碎。”
大太太可不乐意听这样的话,当下就道:“哪里是嘴碎?我这不是心疼昭姐儿两兄妹。……要我说,三弟媳便不该将他们送回京来,这年纪还小,又未定下什么亲事,这往后可知如何是好?”
老太太总将他们视作眼中钉,这亲事又是最有理由最好拿捏的。
“我看你这忧心倒像是多余的。”沈行荣忍不住放下了书,继而又道,“他们两兄妹是什么情况,你今天没看清楚?瞧着可不是好欺负的主儿。”
如此一说,大太太倒是反应过来了。
先不说沈清远不卑不亢之事,只单单说沈昭面对几人时的应对,倒不全然像是那种不知事的,回的话也是句句深意,哪像她家晏姐儿,年纪瞧着差不多,这些话却是说不出来的。
可是……大太太复又叹息了声,“妾身就是觉得两兄妹不太沉稳了些,往后怕是会着了他人的道。就拿国子监一事来说,远哥儿要真想靠自己真本事,这三叔还真不知能不能回京……”
大太太这也是实话实说,倒无埋汰之意,沈行荣便不计较。只摇着头笑道:“我倒觉得远哥儿这举措十分好。”
“何以见得?”
大太太微微直起了身子。
沈行荣便笑道:“如今沈家是何情况,你也清楚。哪怕我们不像程党递投名状,可这一举一动总归带点儿意思在里头。朝野内外都只觉得我们是偏向程党,行事也会多有牵扯。
若是远哥儿真靠着沈家的人脉出人头地了,他首先要做的必定是让三弟回京。届时却不免要提及政变之事,能不能翻案肯定要两说,但因此牵扯的冤假错案却可提上来。
到时候,受损的必然是程党。如今要是让四弟来供着他读书,可不是养了个祸患在旁。有了这一层在,便是帮忙也不会尽心。
倒不如像现在这样,坦坦荡荡,井水不犯河水,各凭本事。如父亲所说,程党中人不出手阻拦他入仕,就是最好的帮助。我瞧着,远哥儿这模样,往后前途也是无量的。”
沈行荣这一番解说,大太太也明白过来。
确实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