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得遇旧识,两眼汪汪(1 / 2)
翌日一早,沈昭便动身拜访韩府。
韩家大房前两年便从祁州迁至皇城里头,在小时雍坊定居。沈昭从明北坊过去,沿着主街,进了正定门,还需右拐走一段距离才行。
韩家在此处的宅子也是前朝一名大臣留下的,只是后来没落,子孙后辈几经转手,才落到韩家手中。韩廷贤经过一番整顿后,倒是将南方园林的婉约同北方院落的豪爽结合在一处,让人耳目一新。
孙析月收到消息,早就在影壁处候着,见沈昭下了车,便立即上前相携而行。
沈昭便淡淡地笑道:“来京师许久,竟不曾亲自上门拜访,实在是我不该。”
孙析月也不拆穿她,只道:“你我之间还需这般客气?眼下母亲正在正院里同人吃茶,你是先去我的院子歇息一番,还是现在就去拜见?”
“晚辈上门,自是要先拜访长辈才是正理,怎能疲懒?”沈昭朝她笑了笑,复又低声问道,“不知另一位太太是?”
孙析月便拍了拍她的手,轻声说道:“是吏部左侍郎府上的秦夫人。不知你可有印象?”
沈昭闻言,却是略微有些诧异。
她欲入京师之时,沈余氏曾提醒过她,京师之中有几位夫人是她闺中密友,虽然来往愈少,却是值得托付之人。
她入京后,特意命人打探过,这秦夫人自是知晓几分,不曾想这般快就要见面。
她不动声色地跟着孙析月往正院里走去。
只见炕上坐着两位雍容华贵的夫人。坐在左边的是个四十上下的夫人,头戴镶祖母绿抹额,身穿银青色忍冬纹对襟长衫,外罩褙子,下身一条绣如意纹马面裙。
面容清瘦,不怒自威。
应当是韩夫人无疑。
右首坐的则是一个脸庞微胖,皮肤白皙,生着杏眼,梳着高髻的夫人。脸上带着笑容,露出浅浅的酒窝,看上去格外的慈眉善目。
却是吏部左侍郎夫人秦氏。
沈昭进了门后,便收回视线,朝她们行礼,口中道着万福。
韩夫人脸上这才露出了笑容,一边让人领着她就坐,一边轻声问道:“这模样倒是极为标致,可是通州沈氏三房的姑娘?”
态度柔和,同她略显严厉的面相大不相同。
沈昭便恭顺地回道:“正是三房的昭姐儿。”
态度不卑不亢。
韩夫人下意识地点了点头,又朝身边的秦夫人说道:“美美可还记得沈三夫人,这便是她的千金。”
秦夫人顿时一惊。
再看向沈昭时脸上的笑容更是浓郁了几分。“我道方才瞧着怎会那般眼熟?竟是阿莞的女儿。”她随即朝沈昭招了招手,“好孩子,快过来给姨母好好瞧一瞧,我当年同你母亲可是手帕交呢。”
沈昭知晓她是好意,当即便起身,走到她面前,复又行了一礼,口中喊着,“姨母万福金安。”
秦夫人却不觉得她的称呼有何突兀,反倒笑得更欢快。“瞧瞧,可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沈昭面上的笑容更显乖巧柔顺。心道她这一句话赌对了,可见母亲所言非虚,对方的确一直记着当年的情分。否则沈昭这一声只会换来她的不悦。
韩夫人便在一旁笑道:“沈三夫人当年也是生了一颗七窍玲珑心,我们这些姐妹可都是比不过她的。”
秦夫人随即也笑了起来。
“你这话倒是对了。阿莞当年意气风发的模样,我如今还是历历在目呢。本以为以的她的性子,不入高门不罢休,却不想竟瞧中了沈探花,还同我们得意了好一阵子。谁曾想后来……”
她的声音渐渐低下去,见沈昭脸上也带着几分伤感之意,随即便拉起帕子压了压眼角,自责道:“瞧瞧我这张嘴,好端端的,提起那些事做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