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风尖浪口(2 / 2)
“依哥哥之意,此事因何而起?”
“季公覆居两淮非一日之久。说他两袖清风,廉洁奉公,我必不会信。便是这海上私运一事,亦非近时之事。程窦两党之争,亦非今日始有。遇到此事,窦党怎会不出手?
然事实却是,此案之中,似乎并无窦党身影。可仅凭夏成敦一人,如何能得知这等机密之事,其后必有他人相助。只是这人是否为窦党却不一定。”
这番解释确实合理。
沈昭微微一笑,继而问道:
“那贺元极之事又该如何解释?”
沈清远闻言,忍不住皱眉。
“这便是最让人奇怪的地方。季公覆和贺元极同为程党中人,而贺元极更是二品大员。可程党对两人的处理态度却不一致。”
他见沈昭饶有兴味地听着,便接着说道:
“私运案时,程党上下皆是竭尽全力挽救。而私铁案中,尽管程首辅让赵大人从旁协作,但纵观全局,赵大人并未帮助贺家太多。兴许因证据确凿,无可挽回,但总能想法子减轻罪责。”
沈昭闻言,脸上的笑容便更意味深长了些。
朝野内外有此想法者应当不少。
却不知程濂知晓后会如何想。一旦众人往这方面想,大抵都会觉得贺家之事兴许是程党内讧也不一定。这亦是她最初的想法,不过眼下,事情有变。
果然,沈清远又道:
“这贩卖私铁一事,虽说是安在贺家头上,可程家是否参与我们亦是心知肚明。若他们真生了嫌隙,贺家不该全无反抗之力,至少会防备着程家。但私铁案定罪如此之迅速,怕是贺家也始料不及。
可贺家今日之尊荣,来之不易。程首辅近些年亦是尽心栽培,否则贺元极坐不到工部尚书之位,若非迫不得已,程首铺不会将贺家舍弃,这对程党而言亦是损失。”
沈昭颇为赞同地点点头,“由此可见,近几个月来,程党损失不小。那哥哥以为背后获利之人是谁?窦党么?”
“未必是窦党。”
沈清远难得神色凝重起来,沉吟少许后,才缓缓说道:“两淮盐运使可非窦党之人,眼下工部尚书之位虽未定。但依我看来,也未必是窦党。汝宁仔细回想,此案谁立功最大。”
自然是韩廷贤和杨易。
沈昭闻言笑了起来,“哥哥所言极是。”
她顿了片刻,复又偏头问起另一事来,“那哥哥以为,这后头若是有人操纵,该是谁呢?”
沈清远闻言,却是眉头一皱,半晌后摇了摇头。
沈昭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敛,继而沉声说道:“哥哥在京师许久,可曾听过一个传言?永嘉侯世子为追所爱,远赴边疆,而这女子竟是沈氏三房的嫡女,亦是余家嫡外孙女。”
此事沈清远自是听过的,他的神色顿时一变。
“一派胡言!”
沈昭并不如他这般恼怒,而是反问道:“哥哥以为在外人眼里,我这个沈氏女是代表沈家,还是余家?”
“自然是沈家——”
沈清远脱口而出。
沈昭却挑眉一笑,“真是沈家?若是沈家,沈五姑娘岂不更好?”
“此言何意?”
沈清远闻言,不禁惊诧起来。
沈昭便淡淡地道:“那我再问一句,整个国朝,谁最希望程党垮台?”
自是——余家!
沈清远猛地一惊。
继而看向沈昭,半晌说不出话来。
程党屡屡受挫,获利者却非与之争锋的窦党,那这背后该有谁?余家吗?可是余家子弟至今不曾入京。然沈家三房却有子嗣在京师。
就像外头的传言,永嘉侯世子是否真的心悦沈家姑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沈家姑娘跟余家有血脉之缘,众人只需知晓这京师之中曾有余家,眼下,仍可能存在!
此言一出,危的岂止余家?!
他们三房一样处在风尖浪口!